返回第206节 小商品市场传出来故事(第2/2页)  你好,克洛斯农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室里的1024件古印度文物,就是张一从亨利先生家的地下室里淘到的,当时总共用了3亿美金。

    张一露出一个可惜表情,心里则腻歪的不行。

    对于印度人的德性,张一小时候就有认知。

    从小在江南长大,听过一个传闻,也是笑话,说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印度商人。

    一个印度商人要买一批文具盒。

    到了批发文具盒的a档口,理直气壮道:‘我要定十万个,你给我最低价。’

    于是a档口报了一下实惠价格。

    于是他拿着a的价格,到b档口再次砍价,要更便宜的价格,顺便在撩一下销售小妹。

    最后只买几千个,甚至更少。

    事情还没完,下了定单,要交定金,正常来说是三成定金,印度商人往往只愿付很少一部分定金,最好不付,才附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定金的事先不论,到了发货时间,正常这个时候要付尾款了。

    但印度商人偏不,一定要等到货船到岸后再付。

    没办法,卖家大货已经生产出来,不发货不行,于是装船发货,希望买家及时付款。

    你以为这就完了?早着呢。

    一个月后,装有文具盒的货船到达印度港,印度商人又会在,船期、标签、检验、等小问题上找麻烦,以此要求卖家减掉一部分货款。

    卖家也没办法,货都发出去了,还能拉回来不成?

    于是答应减掉一部分货款,希望能换回对方的及时付款。

    再之后,卖家就会发现,印度商人失联了,对方根本不想支付尾款。

    如此恶劣的行为,把诚信踩在脚下的形为,不是一个印度人这样,几乎所有来小商品市场的印度商人都这样。

    最后,到了人尽皆知、连小孩也知道印度人没有诚信。

    因此印度人的名声在南方嗅不可闻,后来大家形成的潜规则,跟印度人做生意,无论是那一家,都是要求先付款,再发货。

    张一猜测亨利之所以没答应,那一定是卡皮尔给的报价很不合理。

    大胆一点猜,这个价格估记比地板还低。

    不管如何,张一不想和他有过多交际,从小就对印度人没有好感。

    原本打算大块尔朵一番,这么一坨坐在对面,很倒味口。

    “卡皮尔先生,我吃饱了,你慢慢吃。”放下刀叉张一就打算离开。

    “张先生请等等!”卡皮尔没想到张一这么快就要走,急忙喊道:“我有笔生意想和张先生谈谈。”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