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如厕的时候读(求推荐票)(第1/2页)  朕实在太难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岩缓缓站起身来,说道:“大周月刊,乃是为百姓而创,故而最基础的要求是,能让民间的百姓喜欢,另外,还要将朝廷的诸多信息传播出去,朕给你们七人三日的时间,今日不算,你们可以调动一切掌控的资源,各自以手抄本的形式,编撰一本自己心目中的《大周月刊》,页数统一在三十六页。然后交给朕,至于如何评选,朕自有方法。”

    赵岩又补充道:“切记,大周月刊是给大周百姓看的,不仅仅只是给书生们看的。”

    说罢,赵岩便扭脸朝着大庆殿后面走去,而喜子高声喊道:“退朝!”

    赵岩离开后,众大臣都并没有离开,而是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来。

    “陛下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显是想让大周月刊的文风偏于直白朴实一些,并且多涉及一些关于百姓的内容。”

    “我觉得,陛下编撰此月刊的意义非常深远,他是觉得咱们在朝廷之上总是言家国大事,却忽略了对民间百姓的关注。”

    “陛下真是做每一件事都不简单啊,我们要思索出后面的深意,方能让他满意啊!”

    “陛下是不是要对我朝文风进行改革啊,陛下批阅奏折就是一种很口语化的方式。”

    ……

    赵岩:朕真没有想那么多,就是想做本月刊来巩固大周的文化统治而已。

    大庆殿,后殿。

    赵岩命人将申屠义召了进来。

    “申屠爱卿,朕交给你一个任务,从现在起,你便派人时刻留意着那七人的动静,他们做了什么,和什么人联系,你每天都据实汇报,朕倒要看看这七个朝廷的肱骨之臣,到底能生出什么好的想法。”

    “臣遵命。”申屠义有些兴奋地拱手道,他最喜欢的就是看这些文官们玩心智了。

    当日下午,上官不悦七人都是静坐家中,无一人有动静。

    但第二日一大早,几人便分别行动起来。

    刘朝同将十几名关系颇好的文官召集到了他的府中。

    三司使孔墨山开始寻觅一些善于舞文弄墨的士子官员。

    户部尚书楚宝来设宴招待了户部的数名官员后,奔向田间地头,和老百姓聊了起来。

    刑部尚书孙厚石疯狂购买市集中的一些稀缺书籍。

    吏部尚书魏运德则是召集了一群没有功名的士子书生,在自家开启了月刊之辩。

    上官不悦就更绝了,先是在御史台与下属聊了大半天,然后直奔长郸城南郊最低等的勾栏瓦舍,并且一夜未归。

    这和他往昔的风格大相径庭,至于在里面做了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本三十六页的书籍,一页约合五六百字,除去书目之外,大约有两万字,而书生们策论的普遍字数为两千字,约2篇文章。

    当然,这十二篇文章,赵岩并非让众人去撰写。

    所谓总编纂,就是总结、汇编、篆书,其目的也是为了集百家之所长。

    赵岩想要看到的是每个人的思路,若还是循着固有的格局和思路去做这本月刊,那意义就不大了。

    第二日,这七人便都忙碌起来。

    除了通过自己的职权征调官员外,亦开始动用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即使是人缘最不好的上官不悦,也找来了十几个人,在往昔众多的士子文章和民刊书籍中,大规模地筛选。

    当日晚上,萧敬业连赶三场,先是去了刘朝同家,又去了礼部尚书蔡攸和户部尚书楚宝来家中。

    虽然刑部尚书孙厚石和吏部尚书魏运德也是他的直管属下,但他觉得二人机会渺茫,便选择战略性放弃了。

    最有趣的还数上官不悦,两日之间,他去了足足有八个瓦子。

    并且这些瓦子都属于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