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 有炮了(第1/4页)  大明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再一日,贺柱子找的2名教习炮手来到了羊皮滩,他们一个精于虎蹲炮、一个精于佛朗机炮。

    其实对这四门炮,李平并没有抱太多的希望,只因它们都太小了,也颇为粗糙,李平很怀疑它们的威力。

    但它们毕竟是炮,只要能用,李平觉得肯定会比鸟铳打得远,也威力大。

    不用于攻坚,对只静态防御的守江来说应该还是有些作用的,毕竟没有什么比用炮轰击渡水的人群更有效了。

    其实无论是虎蹲炮还是佛朗机炮,李平以前都没有多少了解,虽然他们频繁的出现于各种历史类的著作之中,但李平却从未好好的去了解一番,更别提研究了。

    只因李平觉得历史上各类火炮的名字繁多,可能同一种火炮每朝每代每国甚至每个地区都叫法不一,但无外乎就是长短、粗细、用料和工序不同而已,与大多数现代景区里看到的那些摆在城墙上供游人拍照的火炮基本都差不多,差别也不会很大,威力和功能也都很初级。

    因而他也就从未去好好了解,只当听个名。

    直到看到贺柱子拉回来的这几门炮后,李平才知道自己太想当然了,“历史知识”竟如此的贫瘠和无知,这两种炮都和李平印象中火炮的样子有太大的差别。

    应该说他们都太小了。

    两门虎蹲炮的长都约在70厘米左右,全身约等距的加了7道铁箍。没有炮耳,自然也没有炮架,就像是一根大粗铁管,不过管壁很厚。

    更奇怪的是,这炮的炮头下方有两只铁爪,很像机枪架子,屁股上还有两个向下的铁钉(类似于钉铁轨的那种,不过要短很多),全重大概40斤左右。

    由于比较小,虽然这两门虎蹲炮架起来后很有些小老虎的样子,但其实更像是两门支架短了一半的迫击炮。不过迫击炮的仰角一般都超过45度,而这炮的仰角是低于45度的。

    那两门佛朗机炮就更诡异了,它们比虎蹲炮要长,重量也略重一些。估计长有90厘米左右,重量在45斤上下,而且它们的屁股上还有一根像握把似的长长尖铁棍,光这铁棍就占了总长的近三分之一。

    两门佛朗机炮整体细长,照门、准星都有,两侧还有炮耳,并通过炮耳架在一个不大的木架子上。

    因为佛朗机炮的架炮方式是用通过连接炮耳的一根光滑的铁棍插入木架的圆洞之中,因此火炮可以通过操弄屁股上的那根长长的铁棍而进行上下左右转动,其炮口的转动灵活性很让人吃惊。

    但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佛朗机炮居然是后装炮。

    它的前二分之一左右是标准的带铁箍的细炮管子,屁股上是不足三分之一长的长铁棍,另外那部分(中间后)就是一下子粗大了很多的炮筒子,而且是完全敞开的,这处开口有些类似于一支被拉开了枪栓、敞开着枪膛的步枪。

    果然,这炮还随带了5个带柄的像弹壳式的铁筒。

    和教习炮手的交流中,李平这才知道虎蹲炮竟然是戚继光发明并大量使用的一种火炮,主要是为了便于步军携带,这两门已经算是较重的中等尺寸炮了。

    当然还有更大的,放在专用的炮架之上,足以用来攻城。

    而那两门佛朗机炮则属于小佛朗机炮,还有大佛朗机炮和一般形制的佛朗机炮(中)。这佛朗机炮是约120年前嘉靖朝从佛朗机人(葡萄牙人)那里学来的。

    这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先将子炮(那5个带柄的像弹壳式的铁筒)装好药和弹,然后直接放入炮身上的开门处点火发射即可,打完后可立即换下一个子炮后再开火。

    理论上,只要子炮不断,佛朗机炮的开火就可以不断,开火速度绝对让人震惊。

    因为这种装子炮的独有特点,这炮还有个名字叫“子母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