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与友军同行(第2/3页)  大明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看到你就放心了。很好,李把总,你有心了。”

    李平忙再作揖答道:“夫人,这是我的本份。”

    随着车内一声轻轻的“走吧”,骑马跟在马车边上的使女向前后示意,因骤停有些微乱的队伍再次前进起来。

    李平正准备赶紧跑回城门口给他牵马的亲兵那里时,车厢中突然又再次传来声音:“香皂很好用,谢谢你的香皂。”

    李平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好说:“应该的,应该的。”

    不放心的又跟了马车两步,直到再没听到声音,李平这才放心开始狂奔。

    出城后,李平带着部下们很识趣的跟在了整个队伍的后方,并很快开始了急行。

    没错,整个队伍在出城后不久就开始了急行。

    但李平现在还没空去考虑这些,他的脑袋里全是刚才的异常。

    这左夫人突然说“谢谢”很有意思啊!

    用香皂做礼对上联络一直是赵进独自办理,他们对外卖时也只说是赵游击营中所制,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大家是沟通过的,而且一直保持着一致的口径。可这左梦庚的夫人竟然知道出自他李平营中,这消息漏的可以啊!

    好在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他们这伙人彼此之间也并不紧密,李平想了想也就过去了。

    不过,他们提前出发?这左夫人就有意思了,说的话就更有意思了。

    也的确,天才刚亮城门就开了,然后没几分钟他们就走到城门了。这应该是天还没亮,他们就也动身了,这是非常容易让前来会合的兵马错失的,毕竟这年头夜间行军总归是大忌。

    是考校吗?

    或者真的只是临时决定提前走,顺便想看看他这种新近的亲信力量靠谱不?

    还是有别的因素?

    马把总的部队又是怎么进城的?城门在黑天是不可能开的,除非是他们头一晚就进城了。

    李平越想越头疼,也想不明白,后来索性不再想。

    出襄阳往西共有两条路,一条是直接沿江走个几十里就到西边的群山了。另一条是沿江走一小段后沿羊牯山和万山的夹道向南,等于绕过与江大约平行的长条条状的万山后再向西。

    左梦庚夫人选的是第二条路,说明那小寺庙在襄阳的西南方。

    过了万山后不久,他们就离开了官道,路也越来越不好走,马车也已经不太方便。于是,左夫人很快就下了马车,并非常矫健的换上了一匹马。

    看着左夫人那一身的大红劲服,显然是早有准备。但更令李平震惊的则是她控马的能力,非常的娴熟,真不愧是女真人出身。

    而这时,虽然已走了好长时间,但队伍并没有停下来休息,并继续保持着较高的行军速度,虽说可能还达不到急行军的程度,但也确实不慢。

    李平有些惊讶了,虽然有这点违反行军过程中要适当组织休息的常理,但前面的友军还是正在颠覆他对襄阳残兵败将们一无是处的看法,也在颠覆他对方国安的看法,他开始越来越细致的去观察他们。

    他们也确实很有些特点。

    这是一支典型的官军队伍,虽只有二百多人,但光旗帜就有近三十面。

    这是一支明显的精锐力量,不仅衣甲鲜明,而且士兵们普遍较为健硕,最突出的当然就是能走了。

    他们的步兵基本是清一色的红色毡制笠帽,与南方军队多戴头巾或藤制笠帽有明显的区别,但看面像和身形,这些士兵又明显多是南方人。

    为首的几个骑将也戴着笠帽,虽然是皮制的,但与其他骑兵清一色的铁尖盔又出现了反常。

    他们好像在有意显示自己与北方军队的一脉相承。

    他们每个人都有甲,当然全部是短罩甲,全部是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