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1章 太吓人了(第2/3页)  全科医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不敢瞧阿玲了。

    瞧多了,绝对会有别的想法。

    车子在车流中缓缓移动。

    现在还没过早高峰,机关上班是9点,很多商场也是9点以后开门。

    好容易到了安泰医院门口,阿玲把车停下。

    停在医院外面?

    “就到这里吧。”阿玲说,“停在院内,熟人多,又会乱讲。”

    刘牧樵心里哈哈两声。

    嚯!

    原来你也怕别人说闲话啊。

    阿玲两口子不在一起,说闲话的肯定会有,不过,还好,说阿玲怎么怎么的还不多,倒是说她爱人,在深城做经理,各种传言都有。

    她爱人在深城的业务做得很大,拿年薪和绩效,据说去年交的个人所得税就有20多万。

    平常,阿玲还很在意自己形象,绝对不和外人疯。

    不过,最近听说她两口子在闹矛盾,有可能会走向分手这一步。

    刘牧樵理解,他也不想惹这个麻烦。下了车,阿玲一个人把车开了进去。

    刘牧樵一进医院,就被皮院长发现了。

    他竟然跑过来,老远就伸长手,要和刘牧樵握手。

    这个动作是老皮的标准动作。

    他在迎接上级领导时,都是这个动作,也因此给人一个憨厚老实、本分诚恳的印象。

    他跑过来迎接刘牧樵。

    刘牧樵吓了一跳。

    皮院长对平辈和下级,绝对不会这么夸张。

    他这是把刘牧樵当领导了。

    刘牧樵迟疑了三秒钟,反应过来了。

    在皮院长眼里,刘牧樵不再是过去的刘牧樵了。

    过去,刘牧樵是实习生,也是安泰医院的一员,虽然没有进编,临聘人员,但实实在在是安泰医院的一员。

    现在不同了。

    刘牧樵是清江大学的教授,正教授级研究员。特别是,吓人的是,他有自己的工作室。

    清江大学,有自己工作室的人总共才8个人,其中5个是院士,另外3个,一个是刘牧樵,另外两个是有自己的重大成果,产业化了,每年给国家上缴数亿的税收。

    当然,也有其他的教授有个人的工作室,那是他私底下设立的,或者公司性质的,不是学校设立的公办工作室。

    工作室有三种。

    一种是周一鸣院士的工作室,国家给予工作经费,有编制,还有科研经费,数额还不小。

    第二种是公司性质的,是教授们的二产业,把自己的科研成功转化为产品。

    这种,与学校无关。

    第三种是教授私下设立的“工作室”。

    当某位教授中标了一个大的科研项目,就需要一群人帮他完成。这个时候,他们是可以成立工作室。

    这种工作室,没有编制,经费就是中标的科研经费。

    至于这种工作室的寿命长短,那完全依赖于这个教授的科研能力了。

    刘牧樵的工作室属于第一类。

    非院士,有这种待遇的人,他是第三人。

    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化工学院的周教授,他在20年前发明的锂电池系列产品,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成了产品,广泛用于实际。

    学校给他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帮他产业化,每年,这个校办企业能为国家贡献数亿税收。

    为了支持他的科研,学校给了开设了工作室,核定编制数60名。

    第二个是数学学院的黄教授。

    他在应用数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每年都能够接到不少的高科技企业的攻关难题,这笔费用也不少。

    学校也给了他一个40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