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六)血染鸽子(第1/2页)  玩出诺贝尔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与一个血淋淋的故事有关。”大灵回道,便简举扼要地讲述起来。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派重兵向法国发起猛烈的进攻。当时拥有“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因为根本没有防备,战事失利,节节败退,一个多月后就沦陷了。德国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巴黎城内一片混乱,不少地方挂起了白旗。

    但是,在一条街道上一间屋子的上空却飘拂着红布条,鲜艳夺目,引人注视。这是一个孩子招引自已鸽子回巢的记号。

    本来,他用的是白布条,但是,他得知父亲在与德国鬼子浴血奋战中阵亡,民族大恨激起了他誓与侵略者为敌到底的决心。他知道“白旗”代表投降,便将竹竿上的白布条换成了红的。

    这孩子和他父亲的真实姓名,我们不知道,只知道他的爷爷叫米什,当年是一个花甲老人。

    这天,米什有事出门,屋里只留下孩子。

    孩子爱鸽如命,默默地站在鸽舍边欣赏自己的杰作。

    醒目的红布条,招惹来了一队德国鬼子,他们穷凶极恶地冲进屋。为首的一个小军官,刺刀对着孩子,叫吼着问话。

    孩子听不懂鬼子的话,不予理睬。但是,他恨透了***兵,抑制不住心头愤怒,便拿起身边的扫帚,一边挥舞着一边大骂:“滚,快滚!”

    扫帚上沾有鸽粪,经这一挥舞,粪粒正好打到了鬼子军官的脸上。

    鬼子军官恼羞成怒,一刺刀扎在孩子的大腿上,抵住他,又指指红布条,“叽里呱拉”地叫喊。

    孩子有点明白他问话的意思,捂着伤口忍着痛,大声回道:“我们法国不会被征服,你们迟早得滚蛋!”

    “哈哈哈!”鬼子军官仰天大笑,“你们的军队是豆腐做的,根本不堪一击,投降是你们最好的出路,能够捡条狗命;你看,街上有多少白旗?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口气再大,也改变不了你们亡国的命运!”

    孩子并没有被吓倒:“只有软骨头才会投降。屈服于你们的是狗,我是人,决不会投降!”

    鬼子军官冷笑着:“小小年纪,嘴倒挺硬!哼,我倒要看看你的骨头有多硬?”说着,收起枪,又用枪托狠狠朝孩子的左膝盖砸去。

    “啪嗒!”孩子的膝盖骨被砸碎,顿时眼冒金星,可是,他仍高昂着头,不叫一声痛,反而更大声地:“再来呀!你爷爷是钢筋铁骨,砸不烂打不断!”

    “这孩子太可怕了,决不能留他活命!”鬼子军官这样想,便气急败坏地吼叫着,调过枪头,连连捅了孩子几刀。

    孩子躺在血泊中,仍倔强地大骂不休。

    丧心病狂的鬼子军官恶狠狠地将孩子提起,举过头顶旋转着,猛一甩,丢到了屋下的街上。

    孩子脑袋开花,被活活摔死。但是,他的眼睛却睁得大大的,目光中透出无比的仇恨和光复祖国的期盼。

    灭绝人性的鬼子,连孩子养的鸽子也不放过,他们一顿乱刺乱挑,把鸽子统统杀光,捣毁了鸽舍,又把扎着红布条的竹竿砍断,这才扬长而去。

    米什回家见到这副惨像,伤心欲绝。他把孙子的尸体放到床上,又将死去的鸽子一一排列在他身边。

    祖国沦亡,亲人死了两个,他恨不得立刻去找德国鬼子拼命;但是,他知道这是以卵击石,白白去送死。理智告诉他,应该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于是,他擦干眼泪,捧了一只血淋淋的死鸽,来到一个邻居家里。

    他的邻居不是别人,正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西班牙籍大画家毕加索,当时,他正住在法国。

    毕加索对邻居家发生的惨案全然不知。他听完米什的痛诉后,心里百感交集,也沉浸在极度的悲愤中。

    “先生,求求您画一只鸽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