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二章:九转(二)(第2/3页)  盛世无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率先映入他眼帘的,终于不再是一片白光了,而是一抹紫绯色的衣角。

    是昭王。

    “终于……来到这里了吗,看样子,你发现了吧,这九转玲珑塔的每一转,皆是复刻当年,你我下的那局棋,而此处,便是那场棋局中,我所下的最后一步。”

    “自然发现了,所以,殿下一进此塔,便在此处等某吗?”琴声流转间,两人相对而立,仿佛处于青山觅流水的松林之下,月华如练,泻于潺潺流水之上,泛起粼粼波光。

    “当然不是,前八十局,昭亦一一经历,只不过,比公子早到了一盏茶罢了。”昭王浅浅一笑,眸盛琥珀,似琉璃般澄明。

    他竟然,那么快的吗?

    看样子,天才一旦品尝到了落败的滋味儿,便怎么,也忘不掉了啊。

    这三年里,他定是在脑海中无数次的推演,才能利用阵法,打造出,这般精巧的令人屏息的九转玲珑塔啊!

    上官易之错了错牙,其实,这位大梁昭王在阵法上的造诣,如今的天下,怕是无人可出其右了。

    不过,奕棋者,精妙复杂的计算布局固然重要,但说到底,谋的还是人心啊!

    这一方面,他对自己亦是十分自信的。

    “无需多言,昭王,请!”

    两人席地而坐,面前的墨玉棋盘之上,是纵横交错的黑白棋子。

    当昭王的指尖触及那墨玉棋子之时,仿若面前的场景骤然虚无,转瞬之间,他仿佛又回到了四年前的秋月之宴,盛世华筵,三帝齐汇于梁都城盛京,席上刀光剑影,你来我往间,皆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那时的他,还是献帝膝下,最受宠的皇子,大梁人人称诵天才的七殿下。

    天才,其实,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个词汇了,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从不是什么所谓的天才。

    世人只仰慕他人前的风光无限,可谁又看见了,他背后的每一个挑灯夜读的孤寂背影。

    在昭王看来,大梁皇子之中,最能被称之为天才的,便是大皇兄了,文治武功,无一不精。

    而他,十余年光阴,所努力的一切,不过是追逐他的影子奔跑罢了。

    可天才与普通人之间的鸿沟,巨大的超乎想象,不是你想追,便能追得上的。

    他在奔跑的途中,不断跌倒,曾无数次的想要放弃,可父皇将沉重的爱意同江山的责任,一齐压在他的肩上,迫使他不断爬起,继续追逐。

    “玖儿,你将来,便是那九五至尊,天下共主,岂能如此软弱?”

    那样无能的他,连软弱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他被父皇用糖衣包裹成了一位假天才,一篇而天下闻名,自此,鲜花与掌声环绕,帝王通过利用舆论,终于令他的声望,一度超越了大皇兄。

    可是,假的,就是假的啊,琉璃这种精致而脆弱的物件啊,经不起任何摔打的。

    而这一天,昭王没想到会来得这般快,那就是,献帝大寿,席宴间,那位白衣孱弱的小公子,大齐第一才子,真正的天才——上官易之。

    他看过那篇天下闻名的,齐国好骈文,讲求精巧工整,词赋华丽,而则是将这两种极致,发挥到了巅峰的作品,很难想象,这样老练华丽的赋文,竟是出自一位不满十八的少年郎手中。

    在未见上官易之前,昭王的想象中,此类世族郎君,应如阿良那般,肆意张扬,华丽浓艳。

    却不想,竟是这样一位,苍白瘦弱,处处透着矜贵之气的贵公子,宛如易碎的瓷器。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上官易之,那时的他,还不知道,正是这样一位,几乎与他同龄的少年,撕裂了他故作强大的外壳,打碎了,他花了数年才将自己包裹其中的糖衣。

    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