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强大的马匪!(四千大章)(第2/4页)  北宋之无双国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不过种谔毕竟是名将,他在接近米脂城的一处山谷里设伏。    夏军遭到了宋军的伏击,经过6个小时的激战,夏军依然不能击溃宋军。    在西夏人困马乏之际,种谔亲率军攻击,四面八方的宋军像潮水般涌来,疲劳的夏军再也坚持不住了,党项人“奔丧两道边”,“血染银川为之尽赤”。    鄜延军追杀二十余里,斩首八千余级,夺马五千匹,俘获西夏枢密院都按官麻女赤多哥等七名将领。    此战获胜后,鄜延军准备攻城,但米脂城开门投降了。    种谔夺取米脂城、银州、夏州,逐步推进。    十一月初,进占麻家坪。    八天后,攻取盐州。    如果在南方,这个时候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然而这里是西北。    西北天降鹅毛大雪。    军队没有御寒的衣服,粮草也不济了,雪后清点,减员五分之一,即使这样,鄜延军依然向白池、灵州方向攻击前进。    欧阳辩对这样的局面相当不看好。    西北这个地方能够作战的时间太短了,寒冬太长了,现在进入冬季,军队必然会因为寒冷遭遇大量的减员。    虽然现在大宋朝的棉花已经成为主要的御寒之物,棉衣棉被成为大宋人最重要的御寒之物,然而根据欧阳辩的观察,大宋的边军还没有享受到大宋发展的成果呢。    棉衣棉被已经风靡整个大宋没错,但却至今没有进入到军队之中,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欧阳辩用屁股想都知道,要么是克扣严重,要么就是军需官依照之前的采购路径采购,棉衣棉被被拒之门外了。    没有棉衣棉被御寒,军队是没有办法在严寒中保持战斗力的,可现在赵顼还在驱使军队继续往西夏的腹地而去。    西夏可不是大宋,各地都有是水泥官道,西夏的道路糟糕,别说军队了,就算是普通商队,都对西夏的道路苦恼无比。    现在军队深入西夏,饥饿会成为另一个大问题。    果然,王中正带着河东军在九月二十三日从麟州出发,只带了半个月的粮草。    王中正大军一路上谨小慎微地前进,他的前面没有一个敌人,但是冷、饿折磨死了两万军队,在吃光粮食后,十月底,退回到宋境。    ——王中正带着军队在西夏境内进行了一次野外徒步。    而欧阳辩认为的人和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刘昌祚率领的泾原军按计划沿葫芦川北上,与环庆军会合,然后围攻灵州城。    但等泾原军到达磨脐隘时没有看到环庆军,高遵裕失约了!    而他的前面却有数万西夏骑兵,而已方只有5万步兵,刘昌祚因地制宜摆开阵式,迎接西夏骑兵的冲击。    宋军用神臂弓给西夏骑兵造成了重大伤亡,最后由郭成率八百骑兵完成最后一击。    此役,斩首两千五百级,生擒敌军主将侄吃多理以下二十二人。    ——这里面有没有造假欧阳辩并不清楚。    不过因为这场胜利,泾原军顺路攻取了鸣沙城,获得了大量军需。    当刘昌祚的泾原军冲到灵州城下时,灵州城的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居然打开城门出城迎战。    就在泾原军快要抢占城门的关键时刻,消失多时的高遵裕出现了,派人命令泾原军停止攻击,很明显高遵裕要抢功。    就这样攻取灵州城的机会消失了,西夏人回城死守。    欧阳辩:“……”    欧阳辩以为三个统帅,最多是出现协调不一致的错误出现,没想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不过欧阳辩随之就释然了。    在战场上,出现什么意外都有可能。    在宋朝的军队中,无论出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无论合不合逻辑,最终都是真实发生的。    欧阳辩的想法是正确的。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他的三观彻底被摧毁。    高遵裕延误了战机,不仅没有半点愧疚,客气地对待刘昌祚,甚至还愤怒要撤刘昌祚的职,指定刘昌祚的副手姚麟接替。    这下子不仅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