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绍兴师爷(第2/2页)  北宋之无双国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安史之乱”期间中原汉民的大南迁,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到了这几十年,“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大大地加重了绍兴耕地的承受负担。

    于谋家人丁单薄,到了这一代,已经是单传了,在乡土之间没有什么势力,能够拥有的资源就更少了。

    加上崇尚读书、追求功名,是绍兴的传统社会风尚,通过读书,求得功名,是一代又一代绍兴人的奋斗目标。

    正因为如此,绍兴人要考中进士、举人,比起其他地方来,要困难得多。

    于谋想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只是读了十几年,科举看不到希望,要种地也没有田地了,只能选择往外跑,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听到这里,欧阳辩基本明白了,原来绍兴师爷的源头不是明清两代,而是在宋时就有了端倪了,只是专业化上没有后世那么高而已。

    于谋的主动沟通表露出想要投靠的意愿,欧阳辩倒是也有这个意思。

    于谋言谈举止得当,思维颇为清晰,处事灵活、练达、圆通,的确是个幕僚的好苗子,陆采薇虽然也聪明,但有些事情女孩子做不了。

    不过于谋这个人根底还不够清楚,还得查探一下才能够信任,心腹幕僚不是一般的雇员,这可是要触及到自己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自己不能沾的事情,要由幕僚去做。

    于谋倒是心里清楚,想要让未来的东主信任,就必须得将自己的根底交代清楚,于是他不用欧阳辩盘问,就主动将家住何处,家里祖父父母都给介绍了一遍,意思很明白,就是欧阳辩可以随时去查。

    欧阳辩自然明白这个意思,查还是要查的,但有这个打底,两人倒是亲密了起来。

    于谋施展浑身解数,将自己所学所知都尽量的展现出来,欧阳辩也有考究的意思,将自己做生意的过程中遇到过的一些问题抛出来,看着是咨询于谋的意见,实则考究而已。

    于谋自然心知肚明,心里不仅没有不快,反而很是欣喜。

    因为这意味着欧阳辩已经有重用他的意思了。

    考究过程中,欧阳辩越来越是满意,这个于谋不仅处事灵活、练达、圆通,他的学识也是好的。

    这个很重要,如果只是擅长人事而没有学识,那他的上限会很低,因为这毕竟是读书人的世界。

    如果不能够用读书人的方式去沟通,那么最多也就是做一个小掌柜,但如果能够和读书人沟通,那么能够做得就多了。

    欧阳辩对于谋很满意,于谋却对欧阳辩越来越震惊。

    这个未来的东家,虽然只有区区八九岁,但他展现出来的东西,却连自己都远远不及,虽然早有预料,但终究还是有些不太敢相信。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