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第1/2页)  回忆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村委会院子里,这会已经聚了不少人,而在烟雾缭绕的屋子里,几个村干部正人手一本大棚种植手册。

    这册子是村支书去县里拿回来的,不过只有个册子。

    前些年扫盲的时候,大家也都学了一些字,但加起来也不够一箩筐,这册子一页也就能看懂个三两句。好在这册子还有插图,他们看着倒明白多了。

    “这字也瞧不懂,张正辉,你懂不懂?”村主任看向对面的村会计。

    他们村会计是村学数学老师兼职的,名叫张正辉,三十多岁的年纪,也是初中毕业就去教学的。

    “就能看懂个大概。”张正辉把别再口袋里钢笔拿出来,在那册子上点零。

    “这可不成!”村支书翘着二郎腿,道:“啥都不懂,那是瞎忙活。我看呐,这个得去找个老师学习学习,咱县不是有盖大棚的吗?要不去瞧瞧!?”

    “那让谁去?”村主任道。

    “咱村前几年有几个初中毕业的?只要够十八岁的,都去啊,能学多少算多少。”

    “那有个七八个!都去?”

    “都去。”

    用扇子扇了扇风,村支书继续道:“这个事就这么定了,我到时候去县里,等学好了手艺也不晚。再有就是大棚的事,咋出钱?那用的可不少。”

    “要不,找找光年家,他们家指定不缺这点钱。”有人道。

    “你可拉倒!”村支书摆摆手,“一共用多少,到时候按户平摊算了。光年他们家路都帮村里修了,惹恼了,人家不回来了看你们咋弄。”

    “那要是有人不出钱呢?”有人道。

    “那到时候就不管他们。这挣钱的事,亏了赚了都是谁出钱了谁担着。”

    会开了没一会就结束了,几人又把情况跟大家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郑诚知道这事还是从他大伯那听到的,因为他大伯的二儿子就是初中生,很自然的也是选派的“留学生”一员。

    他们县的大棚种植都在林场旁边,那块原本是林场员工的自留地,后来弄成了大棚,现在倒是做的有声有色。跟县里了声,又去了趟林场,人家也没二话,一口答应了下来。包吃包住,唯一的条件是要帮忙干活。

    对于村里的这个决定,郑诚还算认同,种庄稼的事就没事,这年头真的是能决定家庭下一年吃什么的。

    ……

    在家舒心了一个多月,随着气有了变凉快的趋势,郑娟也终于要开学了。

    提前好几,刘玉英就把要拿的被子,衣服什么的洗了一遍。各种玩意不断的往行李箱里装,结果就是箱子一次次的扩张,要不是后来盖不上了,刘玉英估计是不会停下来的。

    不过,在郑娟开学前,郑直两口子也要提前回市里了,新店刚开业,得有人在那看着。

    “我那有几辆二手汽车,也能装货,过些我让人送一辆去你那!也省的你骑摩托到处跑了,回来也方便。”把行李放车上,郑诚对哥哥道。

    “那得多少钱?”

    “这个无所谓,算公司财产。”

    “哦。”

    “我以后估计也不常回来,家里这边还得看你的,你上点心。还有咱爷爷奶奶这边,有空多去瞧瞧,领他们多转转,年纪再大点想出门也不成了。”

    “这哪用你啊。”郑直笑了笑,道:“我都知道。再了,咱大爷不还在村里吗,咱姑也时不时的来一趟,那还能有啥问题。”

    郑诚点点头,也不再多这个问题。

    “生意上的事还是那句话,讲诚信,别图赚钱,就老实经营。至于李向东那边,你大部分情况可以信任,但也得留个心眼,财务这块必须攥在手里。还有,生意上有不确定的事就打我电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