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当世第一(第1/3页)  魏虎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魏、吴交涉之际,夏侯称快马加鞭来到了建邺。

    夏侯称的军队人数不多走的很快,周循的族兵常年在江东丘陵一带游走,长于脚力,到时玄甲营拖了后腿。

    玄甲营行军时要携带大量民夫,押运粮草,养护甲胄。

    除了急行军之外,一个士卒通常由两个民夫照顾,一千玄甲营,往往带着两千民夫。

    这一次到了句容之后,夏侯称就下令让民夫慢慢运送粮草,玄甲营和周氏部曲先行。

    一行人很快抵达了建邺,到了建邺的夏侯称,并没有见到王凌父子,一番问询之下才得知。

    王凌正在秣陵县和东吴援军对峙,而王广砸在围困石头城,防止吴军两面夹击魏军。

    听到这个消息,夏侯称也顾不得去王广,赶忙带着部曲南下秣陵。

    秣陵是一个小县,建于秦时,后来孙权建石头城为建业县,县治石头城。

    后世民谚云:“先有秣陵,后有建业”

    秣陵在后世的江宁区秣陵街道,现在是一个小小的县城,由一圈矮小的黄土堆砌而成。

    王凌正带着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这座县城已经被废弃。

    起初王凌也是考虑过在城内拒敌,直到一处女墙坍塌,摔死了几个士卒之后,王凌就撤到了城外,另起营寨。

    夏侯称抵达了王凌的营寨,寨子建在河道东侧,依水而建,寨中士卒面露难色,士气低迷。

    得知夏侯称到来,王凌没有去门口迎接,只是在主帐中接待夏侯称,并让出了上座给夏侯称,毕竟王凌现在还是受夏侯称辖制。

    “王兖州可是遇见了什么难事?”

    “吴将贺齐骁勇,军中苦无猛将,难以抵挡。”

    王凌一番解释之下,大家明白了为何兖州军士气如此低迷。

    王凌在石头城留下了三千人给王广,自己带着剩下的八千五百余人来到

    秣陵阻截东吴援军。

    本来贺齐只带了六千人,按照人数,兖州军是有优势的。

    吴军方至,王凌就先发制人,以逸待劳,想要一举击溃远道而来的吴军。

    岂料贺齐十分骁勇,使一杆铁枪,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吴军聚集在贺齐身边,竟然反向突入兖州军阵中。

    贺齐与魏军前部东郡太守刘延交上手。

    刘延也不是吃素的,那也是员百战宿将,官渡之战时,颜良带领数万骑兵攻击,刘延肩膀中箭,但是仍然带伤指挥作战。

    刘延与贺齐战作一团,以铁枪与贺齐厮杀。

    二人杀的有来有回,贺齐看准时机,取下腰间短戟,掷向刘延。

    刘延侧身躲开,贺齐又是一枪刺出,刘延横枪在身挡住贺齐的进攻。

    终归是贺齐的力气更大些,刘延被推的后退几步露出了破绽,被贺齐一枪刺穿胸膛殒命。

    刘延一死,前阵顿时溃败,士卒被杀的四散。

    王凌急忙下令撤退,吴军大胜,王凌只能固守在营寨之中。

    这一下东郡的两千士卒几乎全灭,仅余三百多人逃回。

    这下魏军的优势没了,王凌手下八千五百人,变成了六千八百人不到。

    吴军仅歇息了一夜,第二天半夜,贺齐居然精选轻捷、勇猛之士兵,趁着夜色,乘坐小船,从河道突袭兖州军营寨。

    贺齐人少,王凌奋力抵抗,才堪堪击退夜袭的吴军。

    这一下营中又是五百多具尸体,兖州军顿时士气低入谷底。

    听完夏侯称惊叹到,这个贺齐用兵和甘宁很像。

    贺齐的部众常年在山地与山越作战,军队很像周循的部队,可惜秣陵不是山地,而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