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八章不想做皇帝的皇子不是正常皇子(第3/4页)  大唐隐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金仙公主去世后,玉真公主也不愿意去别馆那边了。

    可既然张垍知道玉真公主久已不去别馆那边了,为何还让李白去那里找她?

    张垍说,“只看此人诗作,日后必然在我之上。我父为文宗,我岂可甘于他之后。”

    自此以后,李泌就不愿意见到这个嫉妒他人才华的小人了。怕人家李白以后有出息,就把他骗到终南山去傻等着玉真公主,这样做有意思吗?

    这李白“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岂能是你张垍能挡的住了。

    所以,自那以后,李泌能不见他就不见他。今日让他在百官面前丢面子,就是李泌故意的。

    这等小人,就该这样对待他。不过,李泌很了解张垍,自己越是这样对他,他就会越贴近自己。

    李泌觉得,这些做驸马的,好像这脸皮都挺厚的。

    到了那处偏殿以后,李泌仔细看了看武惠妃的脸色。看到她的脸上已是有了些许红润颜色,李泌便想着先前的那些药已是起作用了。果然,问过宫女后,得知武惠妃昨夜只喊叫了一次。

    武慧妃的病情时好时坏的,李泌已是观察了许久,终于找到了规律。那就是李瑁等人不能来这里,咸宜公主可以,最不能出现在这里的是咸宜公主的夫君杨洄。

    李泌已经在宫里住了一个多月了,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太子等人被迫自尽一事,和杨洄有很大的关系。

    对这种害自家小舅子的事情,李泌得知后很是气愤。心里便想着,你家大小舅子虽然多,也不能这么个坑法吧!

    这次你坑这三个,下一次别的驸马再坑那三个,估计圣人这三十个儿子还够坑几次的。

    当初张九龄曾说过,“陛下这几个儿子长大不易,不可轻易废黜”。李泌觉得若是张九龄不被赶到荆州去,说不定太子等人死不了。

    虽说他们是被杨洄坑了,可真正坑他们的是武慧妃。若是追根述源,坑死他们的就是李瑁。

    不过,李瑁真的想做太子吗?李泌不敢确定,每次看到李瑁的时候,总觉得他有很多事都是被逼的。

    但是,李泌相信,只要有机会,哪怕是十分之一的机会,玄宗这些儿子个个都想着做太子。换句话说,就是不想做皇帝的皇子不是正常的皇子。

    李泌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认识一个人,一个很特别的人。这人是太宗李二的重孙子,也就是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李适之。

    这人和贺知章是酒友,李泌曾把书院酒送了一些给贺知章品尝。贺知章就约了此人喝酒,没曾想号称“斗酒不醉”的李适之只喝了三杯,就已经醉的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后来,此人又单独去了书院几次。李泌猜到了他的来意,每次他一来就招待他喝酒,喝那种蒸馏过的书院酒。

    结果就是,他每次都喝的酩酊大醉不说,还语无伦次的胡乱喊着什么“我本来也是亲王的命,就是太子皇帝也做的”之类的话。

    李泌听他这样喊叫,心说这人没喝酒之前,虽是说话做事都大咧咧的,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怎么这喝了酒以后,竟然是这个样子了?

    还说自己原本是亲王的命,就是太子皇帝说不定也做的。他说这话就有些大逆不道了,要是被玄宗的人听了去,估计这人也就活到头了。

    所以,自那以后,李泌就不招待他喝酒了。李泌拒绝他的理由是,“酿酒之人去了别处,这里的存酒都已喝磬”。

    再后来,贺知章告诉李泌,若不是当初的太子李承乾被废黜,这李适之最少也是郡王。若是再依照这李唐一贯不是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说不定,这人还真的能坐上皇位。

    李适之,时任河南府府尹。性格豪爽,急公好义,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