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尸中藏泪(第1/2页)  剑武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剑武江湖寒笠第二卷劫临第六十七章尸中藏泪禁不住心悸顿来,步速加快,仍觉路道有异,不是来时之途,忍不住大声呼喊,悦而铃音响彻云林,直至碰撞山壁折返而回,仍不见有人回应。

    林旭疲累至极,蹲身靠树,泪含于眶,心想自幼长于山野,却也会于山林迷途,这番无用传了出去岂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心中这般思度,越发觉得羞惭无比,回望高树遮山,日阳难进,突觉自身已堕入无休无止的死境,不时即要亡于此地,此生归不得玉笛山,实是抱憾终身。

    可也不能就此轻弃,便起身续走,心知这虚境山山路崎岖,山下竟也路途繁杂,不过既是寻不到来时之路,便一直往前走去,倒是要亲眼瞧瞧这路的尽头在何处。

    然愈走愈深,却遥遥无头,林旭一时激愤,暗暗起誓定要走通这曲折林道,便运力快走不题。

    而此刻山腰太湖派中,刘生独自走于后山清月峡内,因那夜天色昏黑,未能瞧得仔细,竖日又进去探查了几番,仍是一无所获,半点不知究竟是何人将寿循埋葬于此。

    眼下左右皆是山壁,心知即便进入峡谷,也觉不出甚么疑迹,可这几日几无所获,不过四十余故亡师弟却是入土为安。

    这下百无聊赖,前路渺茫,不知不觉便走至峡口,左右见无人跟随便惯然进峡,此刻满面焦躁,闭眼静思,心思寿循师弟本属长生居,剑术药学无不擅长,后又欲专研厨技,便自请归入寿成居,直至如今身亡殿台。

    忆及寿循生前曾为自己诊治过自幼患上的咳疾,也便是因他为己治好咳症,便与其成为知心亲友,曾一度同食同睡,好生快活,思之此处,不禁泪水滑落,心如刀绞,恨不能为其报仇,又怎能算得相交一场。

    突脑中闪过一念,记得寿循曾对己讲过,若他亡故,便要将一生药术传于有志之士。

    而他半生研磨药理,所著《百会通灵》一书广含药学,颇具长生护养之道。

    迄今已过了多日,寿循尸骨未寒,也算入土有碑,其生前的遗愿却不能不顾。

    刘生思定便走,往寿成居行去,心知那《百会通灵》一书定是藏于其房,或在榻边,或在柜橱,又或木屉之内。

    待身至寿成居内时,见几位弟子正擦拭饭桌,摆好凳椅,见刘生已到,便冲其喊道:“大师兄,饭快熟了,待会吃些饭食,也好填饱肚皮。”

    刘生谢过,便进了寿成后院,拐去左侧厢房,寻到寿循生前所住之屋。

    便进了屋子,打开衣橱柜台翻寻,然无所得获,也不知那医书放于何处,便扯挪了被褥,又弯腰至塌下搜寻,突撞上一物,那物松软,倒似布裹,于是将物拖出,果见一黑色包裹。

    心知裹中定有《百会通灵》,于是解开结扣,却见一白条滑落于地上,登时弯腰去捡,再凑于眼前观瞧。

    却见一首诗词现前,那诗上言道:

    “风岭寻秋不见泪,

    白骨若枯隐山藏,

    平生愿缺落心中,

    恰似晚林顾影尸。”为尊书院

    刘生细品此诗,只觉一股伤怀凄冷之感迎风而来,数不尽的无奈悲悯涌上心头,而寿循已故,再也见不到其忧愁哀伤的词句了。

    心中一紧,顿时含泪于眼,将信条随意放置于桌,再将裹布摊开,见其中无甚医书,却见甚足瓶罐,应是昔年所作之药。

    怅然落失,寿循生前将医书究竟放于何处,心中百般思度,却不甚得解,坐椅叹息,瞥眼一瞧信条,只见信条倒置,这番念诗而下,当是:

    “恰似晚林顾影尸,

    平生愿缺落心中,

    白骨若枯隐山藏,

    风岭寻秋不见泪。”

    心佩寿循所作之诗,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