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七章 又见制裁!(第1/2页)  我在大学当校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还没写好,资料太多了,查的忘记时间了,等1点后再看吧……实在抱歉!)    “咳咳,五十亿……弄个丙交酯需要这么多吗?”陈灏咳嗽一声,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    五十亿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大钱,他的身价上千亿。    但身价、资产跟现金流是两码事!    能够随随便便拿出五十亿甚至一百亿的人,整个华夏真的屈指可数。    “丙交酯作为聚乳酸(PLA)原料,想要弄能够量产这个,没有50亿的资金储备,没有100亿的现金流基本入不了行。”    方浩森苦笑一声,接着说道:“我们国内的企业也不是不想做,关键这个投入真的不是小数目,而且就算投入了,还不能保证一定能做出来,所以想用基本只能去国外买。”    “漂亮国的Nautreworks公司,是这个行业的巨头,把控了聚乳酸这么多年,但他们从1997年做到现在,投资几十亿美元,也是到这几年才开始盈利。”说到最后,方浩森忍不住叹了口气。    Nautreworks公司,背靠的是Cargill嘉吉公司—————全球最大的粮食生厂商,还有孟山都,就是那个专业做转基因的美国佬,人家资金储备充足,又有技术,不怕烧钱,natureworks花了十年时间,投资几十亿独家创造用两步法生产工艺做出了聚乳酸。    ………………    北大元培通识课程体系    1、从开办以来并没建立起来。这也是开办之初并未设想、而至今没有实现、从而影响这一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类似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体系,但开办了十几年,这个目的并未达到。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北京大学元培通识教育的许多评论文章,褒贬不一。但一句话,这个实验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学院是通识教育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养模式并非自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采用的拼盘式通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好有待讨论,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很难开设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也许就是楼上所说的“实验失败”吧。    所谓的拼盘式通识教育,是说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选修北大校内所有的专业课程,因此元培自己不开设通识教育课,但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不同院系的专业课,达到通识教育的结果。在大二时会分专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北大内任意专业作为主修方向(当然还保留转方向和修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元培的特色专业:例如PPE(政治、经济与哲学),外国语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整合科学等,顾名思义,这些专业就是将各个院系的相关课程拼盘起来,作为你的必修课。    本世纪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元培学院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13个年头,是国内最早一批试水通识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这场人才试验中遭遇的意外、挫败、尴尬甚至争议,都充分折射通识之难和通识之痛。    北大元培是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较为成熟的模式,现在通识教育在各个高校铺开,但目前的结果都不是特别好——不过至少迈出了一步。    3、根据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后,理论上可以选全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课程学习计划全由自己制定;从大二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向,理论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学习上的自由。”几乎所有学生在进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紧接着,多数人就会开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学的学生就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理应负责辅导学生选课、选专业的“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事实上,元培04级的大一新生连一本院系课程计划都拿不到,必须跑去各院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