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十二金人(第2/3页)  山海藏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殉葬,是古代人们用器物或者牲畜给死者陪葬,同时也是死者地位的象征。

    但是,在所有殉葬制度中,有一项残忍的制度——“人殉”,用活人陪葬!而站在夜梦离面前的,正是用活人做成的“人俑”。

    “人殉”盛行于奴隶制时代,比如殷商时期,但是,在西周建立之后,由于国家提倡“敬德保民”,“人殉”遭到了反对,于是,出现了代替活人来殉葬的人俑。

    “唉!没想到秦始皇,还喜欢沿用奴隶制时代的“人殉”,但这些人似乎又是自愿的,观看他们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挣扎与狰狞表情,明显是服毒之后,被制成的人俑。”

    夜梦离看着两排,整齐划一站立的士兵,自语说道。

    其实以秦始皇的那霸气又高傲的“魅力”,自然有许多忠诚之人,愿意追随他,在他死后甘愿为他守陵。

    再次观察了一番后,夜梦离仍然没有走大门,仍旧是纵身跃进皇宫之中。

    之所以这样选择,因为他曾答应秦风,不会破坏皇陵中的任何东西。

    如果他从正门进,那十六名皇宫守卫,势必会“起尸”,因为他详细观察过了,这些守卫在死前,被人封住了七窍,在他们死后,灵魂不得超渡,只能永远地留在了身体中,只要稍微闻到生人之气息,就会执行生前的最后一丝意识,将胆敢来犯之人,杀之。

    进入宫中后,夜梦离如一缕“轻烟”一样,急速地朝着皇宫中央移动。

    他根本没心思去看那些用各种宝物,以及黄金、白银做成的东西。

    因为皇宫之中,到处是如外面一样的铠甲“人俑”,只是稍微惊动一个,那势必将引动一群,到时候哪怕他是“半神之境”的修士,手中更有神器“夜虹剑”,估计也得被“淹没”在人俑中。

    凭借着一套家传身法,夜梦离有惊无险地来到皇宫最中央,这里已经属于秦始皇的陵寝了,所以周围再没有守卫。

    “十二金人。”

    夜梦离惊讶道。

    只见通往阶梯的两旁,传说中的泰国十二金人,并排而立。

    每个金人皆高三丈,表情栩栩如生,就好似天神一般,为秦始皇看守着。

    据说十二金人,乃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防止民间私藏武器,而收缴的金属。

    收缴而来的金属兵器,全部被他下令熔为一炉,铸成了眼前的十二金人,说为至宝也不为过。

    但可惜夜梦离并不是为宝物而来,十二金人虽说是“至宝”,但夜梦离想要全部搬走,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不知道传说中的夏禹九鼎,是否也在这皇陵之中,若是真在,倒要好好见识一番,这可是镇压着华夏九州气运之神物。”

    夜梦离边走边自语道。

    夏禹又称大禹,作为上古时期“尧舜”之后的,又一名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夏禹最大的功劳和最传奇的色彩,就是治理黄河。

    相传为了解决黄河泛滥问题,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和黄河斗了十几年。

    “舜”帝对夏禹的毅力、智慧和仁心,非常欣赏,在舜帝年迈时,将帝位禅让给夏禹之后,夏禹成为华夏部落首领。

    传说夏禹在涂山大会,受到各方部落首领的一致好评,人们自愿为他贡献了许多当时很珍贵的青铜。

    于是夏禹仿照轩辕黄帝,铸成九鼎,上面刻画各州风土人情,记载物产人口,是为夏禹九鼎,也称九州鼎。

    秦朝之前,夏、商、周三代无不将“夏禹九鼎”视为“一统”象征,可秦之后再也不见踪影,那么这九尊千钧重鼎,不可能被偷盗的情况下,怎们会不翼而飞了呢?

    所以一众猜测,秦始皇从“周天子”手中接过“夏禹九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