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悲乐参半(第2/3页)  山海藏神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夜梦离笑道。

    “夜少如此盛情,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何影月没有推辞,而是答应道。

    “坐。”

    当何影月来到秦家大院的凉亭后,夜梦离仅仅说了一个字。

    “谢谢夜少。”何影月谢道。

    “这是我从西安带过的龙井茶,何妹品尝试试。”夜梦离给何影月斟满茶后,淡淡说道。

    何影月依言拿着斟满茶水的茶杯,先是看,而后闻,再品,然后再饮。

    何影的动作,夜梦离自然是尽收眼底,不由心中赞道:“果然也是个行家。”

    “看似碧绿清澈,闻之清香怡人,品之甘醇润喉,饮后唇齿留香,若是我猜得不错,这应该是上好的西湖龙井了。”何影月微笑道。

    “想不到何妹,也是茶道中人,你说得一点也不错,这正是西湖龙井。”

    夜梦离说道。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据说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

    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三十批左右。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

    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向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想不到夜少也是个爱茶之人,更是此中高手,竟能将龙井茶冲泡至此种境界,可谓少见。”何影月赞道。

    茶是好茶,但是并非是简单冲泡,就能泡出好茶的,这其中亦是大有讲究。

    “何妹太抬举我了,这只是茶叶的好,我根本不懂这其中窍门。”夜梦离谦虚道。

    “夜少过谦了,倘若连您也不懂,那这世上能懂的,更是少之又少。”何影月笑道。

    “据说,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是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夜梦离没有回答何影月,而是开始说起了龙井茶之历史。

    “夜少说的极是,这就是西湖龙井的历史,但就算这茶叶的历史再长,对咱们两家来说,也只是弹指间。”何影月感叹说道。

    “是啊!无尽的岁月过去了,现在终于等到了,但对于我们来说,究竟应该算是幸运,又或者是不幸呢。”夜梦离说道。

    “幸或者是不幸,我们也法预料,唯有尽力去完成,哪怕最终是无法完成,也对得起历代祖先了。”

    何影月说道。

    “是啊!我们也只能用一种:悲乐参半的心情去对待即将面对之事。”夜梦离说道。

    “悲乐参半,夜少用词果然有些新颖,这词用得真好!”何影月笑着说道。

    “先不提这些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应当使自己快乐一点,而不是去担心那些未知之事,现在还是说点别的吧!”夜梦离说道,他不想连坐一会的时间,都去担心后面之事,虽然前路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