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寿州城下(第1/4页)  赘者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寿州,又名寿春、寿阳,位于淮河的中游南岸之上,自古就是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其置州历史悠久,最初是给战国四君子春申君的祝寿的封地,因而得名寿春,后来因为避讳后汉帝王之名刘春而改名寿阳,及至今日,为寿州。

    战国时寿州因为在楚国治下,在秦国攻破楚国的国都之后一度成为楚国的国都,直至楚国被秦国灭亡。

    这短时间里,也是寿州最为辉煌的时刻,成为了当时面积仅次于燕国旧都城——燕下都的第二大城市!

    秦汉时期,寿州可以说是这一片区域的中心城市,东汉末年的袁术就是在此地称帝的,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寿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乱世之中更能显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尤其当南北对峙时淮河一线往往会成为南北势力相互攻伐最后形成的分界线,而寿州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在寿州发生的大战不胜枚数,比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就是发生在此地,还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典故。

    而寿州四面环水,北面就是肥水,其余三面都有护城河环绕保护。

    其城墙高大无比,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为了提高城墙的防御能力,各门都配有一个翁城。

    而且各个翁城的外城门与内城门都是错开的,如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而东门内外两门相互错开,更加增强了了城墙的防御能力。

    而且在城北东西两侧各有一处用来排水的排水涵闸,既可以向城外排水,也可以防止敌人引水灌城。

    此城集坚固和强大的防御功能于一体,说是固若金汤也不为过,若再配上精兵良将,当真是易守难攻也!

    只是如此坚城,此刻它的守将站在城头,确实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无他,只因为此刻城下已经来了不少的白莲教叛军。

    他们趁着人多势众,早已将整个寿州府城团团围住,大有一举将整个寿州攻下来的阵势。

    白莲教的叛军以济南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起强大的攻势。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济南府四周的州府纳入囊中,而且他们一鼓作气,派遣精兵良将,顺势拿下了徐州、扬州等富饶之地。

    在拿下这些地方后因为远离白莲教的中心,再加上因为收到消息,各地城池都有了防备之举,其攻势终于缓了下来。

    不过即使有了防备,在朝廷准备的这段时间内他们又相继攻克了多个州府,更为重要的是,白莲教已经集重军拿下了金陵。

    金陵作为大明的旧都,拿下它对叛军的士气作用不言而喻,也极大地削弱了朝廷官军的威望!

    所以在拿下金陵后,白莲教再度发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从金陵到寿州沿途的州府。

    直到现在的大军陈兵寿州城下,欲一举拿下寿州这个兵家要地,打开通往洛阳的大门!

    寿州守将于坚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那些叛军一个营帐挨着一个营帐,密密麻麻的只叫人头皮发麻!

    因为之前收到了金陵告急求救信,迫于手中兵力有限,于坚并没有发兵救援金陵,而是让手底下的士兵准备守城的器械等,以防不测。

    果不其然,他才准备好,就听闻金陵城破,朝廷留守的官军死的死、逃的逃,更有甚者直接投降了叛军。

    就在收到消息后不久,叛军已经兵临城下,要不是他有先见之明保存实力,又让人做足了守城的准备,只怕叛军来的那一刻早已自乱阵脚。

    在这之前,叛军也不是没有行动,而是派出炮灰部队做了几次试探性攻城动作。

    不过在探知城上守城士兵不是其他州府的那些土鸡瓦狗所能比拟的时候,叛军的将领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