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朱富贵与邢爱卿的一点科研成果(第1/2页)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夏志新的岗位调动完全是朱富贵一手策划的。

    说句实话,如今的扫盲教育还真用不到这位秀才先生。

    反而是粗通文字,掌握拼音和部分简体字的年轻人更加适合作为扫盲的教习。

    如果按照传统发蒙的方式,大明完成扫盲大业几乎遥遥无期。

    文字,目前来说仅仅是学习的工具。

    朱富贵暂时还没有培养文学大师的打算。

    现在的大明,有他一个带诗人就足够了。

    可博物馆方面,夏志新的文字功底就很有用了。

    这可是大明皇室五百年来积累的文化瑰宝啊!

    不仔仔细细的作书立传那怎么行?

    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

    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了杂志,这将成为未来科研界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与英国人的杂志并列。

    但现在仅仅是1863年,神权渐渐式微,科学日益强盛却还没有获得决定性优势的1863年。

    在全球科研界核心期刊还是一片白地的时候,朱富贵借鉴几篇优质论文,一举将捧上神坛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也不需要投资多少钱,最多就是消耗一个秀才的头发和肝脏。

    在后世,写篇大学毕业论文还得查重复。

    如今随便夏姬八抄的快感,实在不足与外人道。

    因此朱富贵毫不犹豫地将之付诸实施了。

    ……

    夏志新从抽屉里取出了一本相册,道:“莫小哥你看,这就是我这段时间的工作了。”

    “这是什么?”

    莫白奇怪的指着一张照片,照片中隐约有个白色的圆弧形的盖子。

    夏志新脸色一肃,道:“此乃直立人头盖骨,乃是数十万年前之人类,与我等关系尚不明确。”

    “啥?数十万年前的人类?人不是女娲娘娘捏土而成的吗?”莫白惊讶的问道。

    夏志新摇头道:“你可曾听闻英吉利人达尔文于4年前所著一书?”

    “啥起源?”莫白仿佛在听天书。

    “这本书我曾在上海租界游历时有所听闻,也作为趣闻和学生们说过……”

    夏志新说道这里,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一个十岁男孩的身影。

    这个叫做严宗光的年轻人,似乎对这本奇书极感兴趣,甚至发下宏愿,等日后要将之翻译成为中文。

    不过现在看来,这小子要失望了,因为他的工作的已经被人抢了先。

    夏志新知道皇帝陛下洋文是极好的,却不知他的知识居然如此广博。

    他不但已经翻译了达尔文的,将之命名为。

    更是在躬耕皇田时,发现不同形态的豌豆之间杂交的关系,继而撰写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皇帝陛下指出这项研究将在未来的农学进步中起到重大作用,或许能够创造出亩产千斤的粮食。

    相关实验已经委托远在上海的dr.邢在做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出成果。

    除此之外,dr.邢受到博学的朱天子的启发,在人类学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照片中的这块直立人头盖骨就是他在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的。

    在dr.邢经过仔细的研究,向供稿这一篇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dr.邢明确指出,有证据证明,人类极可能源自非洲。

    正如事物进步的一般规律一样,在某物的原产地,一般会保留性状更加原始的性状。

    是故,dr.邢大胆提出假设,最原始之人类或留于非洲,在欧亚大陆范围内,距离非洲愈遥远,则人类越进步,反之,则越近古。

    也就是说,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