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开发区见闻(下)(第2/3页)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心最常见的明黄色配色,显得富贵大气。

    但在此时此刻的大明境内,肯定不能用这样的黄袍。

    朱富贵敢买,下面的人也不一定敢穿。

    不是朱富贵封建思想,也不是他想当一个故步自封的独夫,而是现在的形式不得不如此。

    如今整个大明帝国立国的法理基础就在于大明的法统。

    两千多年皇权天授的观念,在如今的中国人心中依然牢不可破。

    至少在这个最需要凝聚人心的时期,朱富贵必须杜绝一些有可能动摇皇权根基的事物。

    至于日后自己是选择学英皇、泰王,乃至于明治小老弟,这都是后话。

    反正自我革命这一选项,朱富贵是没有想过的。

    ……

    洗完澡,打过天花疫苗之后,莫白带着夏志新来到食堂用餐。

    对于教内伙食的丰厚,这些日子住院的夏志新已经深有体会。

    之前他还以为是莫白借了高利贷,才能每日给自己带来一荤两素的吃食。

    但到了食堂,夏志新才发现自己错得厉害。

    所谓食堂,其实也是一个用支架和石棉瓦搭起来的大拱棚。

    到了饭点,工人们三三两两过来用餐。

    基础的配餐便是一荤两素,米饭管够。

    如果想要再吃得好一点,就必须花钱了。

    当然,大部分工人还是很节约的,为了攒钱买脚踏车,他们都选择吃免费的配餐。

    一荤两素,这已经是从前不敢想的奢侈吃食了!

    当然,这一荤也不是什么全鸡全鸭、蹄髈酱肘子之类的大荤。

    一般也就是一块连皮带膘的红烧肉,或者一只喷喷香的卤鸡腿。

    最常见的还是卤鸡腿。

    在网上采购,白羽鸡冻鸡腿,便宜的简直不像是肉食。

    夏志新跟着莫白一道,领了一个不锈钢餐盘,排在队伍后头打菜。

    轮到他们时,胖胖的殷人大姐给夏志新打了一大勺猪肉粉丝,并且抛了一个媚眼。

    “乖乖,那大姐该不是看上夏先生您了吧?”

    回到餐桌上,莫白看着夏志新盘子里至少是自己1.5倍分量的粉丝,忍不住猜测道。

    “瞎说什么呢!”

    夏志新老脸一红,道,“许是那位小娘子看出我大病初愈,故而多打一些,让我滋补身体。”

    “未必哦!”

    莫白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我听老华工们说,这里殷人男少女多,多的是尚未婚配的女子,这次五百新华工进来,户部民政司怕是会牵头组织大型相亲会呢!像您这样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美男子,肯定非常抢手啊!”

    “还有这种事?”

    夏志新惊讶地瞪大眼睛,饶是他饱读诗书,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作为一个丧妻十多年的鳏夫,夏志新也不是没有想过续弦。

    尤其是将儿子一点一点拉扯大之后,这个心思就更加了。

    只不过这年头,东南地区的性别比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调。

    加上一妻多妾制本质上是权贵对于底层男性的性剥削,导致老光棍们娶妻越来越难。

    天价彩礼这种东西可不是二十一世纪才突然出现的。

    实际上,纵观中国宋元明清的历史,彩礼可从来都不是一个便宜的东西,娶老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在短时间完成内移风易俗,解放女性人口,才在一个小尺度时间内扭转了这一现象,从而被新一代的中国人误认为没有彩礼才是常态。

    根据统计资料,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苏州府、绍兴府这些江南富庶之地,终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