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明王上门(第2/3页)  诸天之龙族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谢过坐下。

    鸠摩智双手合什,说起此次来此的缘故。

    他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曾与他邂逅相逢,讲武论剑。

    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他得对方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

    不料想,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归极乐。但还有一不情之请,希望众长老慈悲成全。

    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即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却道:“方丈所言,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的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蕾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

    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

    本因心道:“我等方外之人,难道还贪图甚么奇珍异宝?再说,段氏为大理一国之主,一百五十余年的积蓄,还怕少了金银器玩?”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朱墨所书。

    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神情哀切,悲不自胜。本因等无不大为诧异。

    只听他说道:“这三卷武功要诀,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七十二绝技的要旨,以及破解之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经书赐赠小僧,小僧因此获益良多。现愿与贵寺交换,若能蒙众位大师应允,令小僧完成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少林七十二绝技名震天下,据说从未有人练到二十门以上。这位慕容先生却能知悉七十二绝技要旨,以及破解之道,实在是不可思议。”

    本因方丈默然不语,只心想倘若能得这书,武学上便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或更有胜过。

    鸠摩智又道:“贵寺赐予宝经可自留副本,于自身并无损失,一也。小僧得到后,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武学决不会因此外流,二也。贵派一阳指可与少林指法相互印证,三也。”

    本因等听他娓娓道来,颇为入情入理,似乎此举于天龙寺利益甚大而绝无所损。本相大师极愿与人方便,心下已有允意,只是论尊则有师叔,论位则有方丈,自己不便随口说话。

    鸠摩智眼见手段尽出,就连自导自演的苦情戏也不能劝动天龙寺僧众,故而当下决定扔出一些干货。

    鸠摩智就命人拿出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的三种指法,分别是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的秘籍和破解法门。

    随后,他又一一演示,施展这三门绝技,也确实有不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