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八章 桂英助女强抢亲(第1/2页)  忽如一夜风雨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不觉就过去了数月,鼎龙山寨的修建已告完成,李自成研读虽还有许多不解之处,却也大有所获。

    期间,又有不少被打散的旧部来投,再加上诸将招募来的新兵,应该也有五千人马了。

    李自成去各处看过,见到处都是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免不了暗自欢喜。

    正欢喜,一探马匆匆来报:“启禀闯王,因为清兵入关,洪承畴、孙传庭两个被皇上招去抵御清兵了。”

    李自成闻言,转向中军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消息,如此以来,官兵对我部的封锁必然松动,命令各营各寨公开打出旗号,招兵买马,借势发展。”

    中军领命,忙着去安排。

    李自成却突然叹了口气,暗想:“封锁既然已经松动了,桂英她们怎么还不见踪影?难道她们竟没有冲出来?不该呀。可是,她又会在哪儿呢?”

    想着,李自成不由自主地又涌上了那股抠不出挖不出的紧迫感。

    郝摇旗所料没错,高桂英在大将刘芳亮和义女红娘子的护卫下冲出了重围。为了躲避官兵的搜捕,他们扮作流民进了河南,在开封府杞县暂且栖身。

    此时,高桂英冲红娘子的房间努了努嘴道:“这是怎么了,咋就茶饭不思了呢?”

    刘芳亮笑道:“因为见了个人呗。”

    高桂英奇道:“见了个人?谁?谁有这么大的魅力?”

    刘芳亮道:“有个叫李岩的,原名李信,本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原为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受魏忠贤案牵连,被削职为民,乃本县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这个李岩倒也有些侠义心肠,去宋县令那里为杞县百姓请命无功,竟回家取出家中存粮三百余石去赈济灾民。

    这自然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个李岩居然作了一首,拿到各家富户去劝勉赈济。你别说,这歌倒还有模有样,妇孺皆能传唱,曰:

    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

    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

    草根木叶权充腹,儿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尘飞炊烟绝,数日难求一餐粥。

    官府征粮纵虎差,豪家索债如狼豺。

    可怜残喘存呼吸,魂魄先归泉壤埋。

    骷髅遍地积如山,业重难过饥饿关。

    能不教人数行泪,泪洒还成点血斑

    奉劝富家同赈济,太仓一粒恩无际。

    枯骨重教得再生,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无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长臻。

    助贫救乏功勋大,德厚流光裕子孙。

    可惜了,劝赈没有丝毫效果,咱们的大小姐却这样了。”

    高桂英点头道:“这个李岩,倒是个人才,只不知他成亲了没有?”

    刘芳亮道:“为了咱们的大小姐,芳亮打听过,李岩娶妻汤氏,汤氏出身杞县豪门,知书达礼,贤良淑德,飘逸俊俏。”

    高桂英沉思着道:“男人哪,娶个三妻四妾,倒也不算什么。”

    刘芳亮道:“是不算什么,咱们的大小姐跟李岩也算绝配,但是李岩跟汤氏感情甚笃,更要命的是,咱们跟李岩不是一路人,李岩怎么可能同意?”

    高桂英不服道:“什么不是一路人,我看就是一路人,哼,再说了,咋能什么事都听他的?”说着,附到刘芳亮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

    刘芳亮笑着称是,忙着依言去做。

    待其离去,高桂英摇了摇头,推门进了红娘子的屋,也不客套,把对刘芳亮所说又说了一遍。

    红娘子正有此意,心中大喜,却羞怯地低了头。

    高桂英以为她不乐意,劝道:“这就好比一块好布料,大家都想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