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章 海战(第2/3页)  烽火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原之战一时无法结束,万军不得不返回长安,便令刘体纯坐镇汾州府,自己带着李过和四万兵马退回长安。

    万军策马沿着汾河南下,天气异常严寒,汾河之上冰封竟有尺许深。

    寒流在南方一直吹到广州城,珠江上竟也结起冰花。

    朱成功本打算在十月出兵台湾,不料天气极为怪异,本在九月末就会消失的海上大风,十月初大军集结完毕准备出发之际,忽的又起了一次,耽搁了足足半个月的功夫。

    十一月,一切准备妥当,朱成功亲率南澳所有兵士舰队,彻底脱离永历朝廷,一百一十艘大战船,两千余各式船队,浩浩荡荡开往澎湖岛。

    在澎湖岛屿休整几日后,大军开始朝台湾岛进发。

    舰队之中,朱成功立在旗舰之首,从这里望去,身后一百一十艘大战船连成一片,桅杆如林气势磅礴。

    自从崇祯六年料罗湾海战,郑氏击败荷兰人和刘香海寇联军后,在整个南中国海,再无一人能和郑氏一较长短。

    郑芝龙降清之后,朱成功与父决裂,郑氏分裂成两部分,朱成功继承了其中一部分,不过力量依旧十分强大。

    朱成功手下,福建至日本的贸易船只每年约三十艘,岁入两百余万两,南海至吕宋、马六甲、文莱的船只约二十艘,岁入四百余万两,一年收益六百多万两。

    不过这已经无法与巅峰时期的郑氏相比,郑芝龙垄断南中国海时,东往日本,南下满者伯夷,仅用作商贸的大船就有上百艘,岁入达到惊人的千万两之巨。

    受朱成功邀请,完成出使任务的杨贵民并未返回长安,作为华夏军的见证人,跟随着朱成功参与收复台湾行动。

    蓝天白云,海风吹佛,朱成功拉起的华夏军大旗,在桅杆上呼呼作响。

    澎湖岛至台湾不到三百里,船队顺风航行,不出三个时辰就能抵达。

    忽然一声哨响,朱成功闻声扭头仰望桅杆之上,杨贵民跟着看过去,桅杆之上攀附着一人,正在吹着竹哨,朝下挥舞着旗帜。

    朱成功大步朝船内走过去,边走边大声道,“有敌人,传令全军备战!”

    走了两步停下对亲卫道,“一会儿接战,你们保护好贵使。”

    亲卫应了一身朝杨贵民靠过来,杨贵民四处望了望,海面之上风浪比前几日都小,看了一圈丝毫不曾见有敌情。

    杨贵民好奇道,“哪来的敌情,我怎么没有见到。”

    一个黝黑的亲卫咧嘴笑道,“大人么经历过哈扎吧。”

    杨贵民勉强听懂是什么意思,笑道,“我这还是第一次出海。”

    那亲卫笑了笑,指着天边道,“大人里看,啦个点点就系。”

    杨贵民顺着手指望去,东南方的海面上,隐约冒出一个黑点。

    黑点不一会儿变得更大,终于离的足够近了,杨贵民已经看得出,那是几艘大船,正朝着这边驶过来。

    船只上迎风展开的三色旗帜,与杨贵民往日见的都不同,上次与余胜秀谈起,红夷人高鼻深目,与华夏人皆不同。

    杨贵民还没见过红夷人,朝着三色旗下使劲张望,无奈距离太远,连船上细节都无法看清。

    朱成功这边,舰队也开始调整船帆,缓缓朝着荷兰人的西北方移动。

    双方距离拉近到一千米,荷兰人的船只排成一列,率先朝着朱成功的舰队开炮。

    杨贵民远远的望见,三色旗帜下的大船上人头攒动,突然船身的舷窗冒出一股青烟,接着沉闷的炮声响起。

    “轰轰轰”

    连续不断的青烟腾起,杨贵民细细的数了一下,从头船至尾船,四艘大船的火炮一门接着一门,竟有数百门之多,到最后也没有数清到底多少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