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论道(第2/3页)  烽火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倍以上,而且对土地要求很低,贫瘠的坡地、沙地都可以种植,我们只要推广此物,不出三年全国就不会再有饥荒了。”

    袁继咸激动道,“好啊,如此甚好,若是早些在民间种植,老百姓有口饭吃,西北岂会大乱,国家又怎么会如此分崩离析。”

    万军微微笑道,“早十多年这些作物就已经在大明传播了,天下的崩坏的问题又岂是因为荒年,西北的百姓也不是国家破败的罪人?。”

    袁继咸道,“不是西北叛乱,李闯流毒天下,大明岂会顾此失彼,最后山河破碎?”

    万军道,“老百姓所求不多,不过是有口饭吃,即便有时吃的不饱,有寸土栖身,即便有时灌风漏雨。可是连这些都满足不了,岂能怨恨百姓不做安安饿殍?”

    袁继咸气道,“义我所欲也,有杀身而取义,家国不能两全之时,何不弃小家而保全国家,国家正在辽东苦战,西北一乱满盘皆输。”

    万军道,“袁老啊,偌大的汉家天下,对阵一个辽东的蕞尔小邦,却是屡战屡败,只能退守关墙,是百姓的问题?西北乱起李自成所到之处,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百姓响应,全都是百姓不做安安饿殍的原因吗?”

    自春秋以来“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语比比皆是,可是从秦到汉唐,一代又一代,不还是一样轮回一遍又一遍。

    可现实如此,一个人居高位之上,对比自己低半级的同僚,心中尚且有几分虚荣与骄傲,那对无权无势无钱的百姓,内心的傲慢岂不是上了天际。

    即便初时还能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言,可是日复一日,身边尽是奉承和讨好之人,权力让自己看起来无所不能,谁还能瞧得上任人拿捏的百姓。

    袁继咸岂会不知其中道理,可是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士绅高居庙堂之上,即便有几个如袁继咸这般忠义爱民,可是也是杯水车薪。

    世间大势如滔滔江水,即便有几朵逆流而上的浪花,终究大河向东去。

    百姓之势如水,大多时候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但是什么时候化身滔天的洪流,这只有天知道。

    袁继咸对万军的话思索良久,叹道,“文臣好财,武将恶死,国无余钱,民风不古,大明朝确有无奈之处。”

    万军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则不然,再大公无私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私,人皆好财,岂能要求文臣人人做圣贤,人皆贪生,岂能要求武将个个做英雄?还有这钱粮,华夏地广千里,人口亿计,岂会到了没有钱粮,连东奴也敌不过的地步?”

    袁继咸并非迂腐之人,自然知道人皆有七情六欲五毒,圣人之言不过是教化世人,立国之初虽有不爱财之臣,不怕死之将,可更多的是洪武大帝杀了几万人,剥皮实草也挡不住官员贪财之欲。

    袁继咸叹道,“奈何,奈何,天意照胡不照汉。”

    万军道,“我看这事怪不到天意的头上。”转身对崔子义道,“子义,你是修道之人,天之道如何?”

    崔子义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万军点头道,“天意眼中,胡人与汉人有什么分别,不过是大明出了问题。作恶多端的如左良玉之流,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为天下呕心沥血如卢象升、孙传庭,却是饱受屈困战死疆场,世道不该是这样。”

    崇祯十一年,胡人破关而入,卢象升督师接战,最后援绝战死,死后却是八十日不得入殓。

    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战死潼关,死后反被认为诈死潜逃,不得封赏赠荫。

    这两人之死,不过数年,袁继咸记忆犹新,听万军提起,心中顿时又升起悲戚之感。

    万军道,“人道趋利避害,治之不过‘赏善罚恶’四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