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南海见闻(第1/2页)  三国之风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渊好奇的看着番禺城,他感觉番禺城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国渊是郑玄的弟子,他从小就跟随郑玄,视郑玄如师如父,他曾经想过永远跟随郑玄,哪儿也不去,而郑玄对他也很器重,说他是美才,日后必将为国器。

    他跟随郑玄,不但读书,而且开荒种田,因为他的师兄弟众多,不开荒种田根本就活不下去,他的许多师兄弟都不喜欢种田,觉得种田是浪费读书的时间,唯独国渊不以种田为苦,反而乐在其中,他还喜欢研究种田的技术,跟周围的老农学习,他种的田在师兄弟里总是产量最高的,不过他并没有耽误读书,他的课业永远都是优秀。

    这大概就是他能够得到郑玄看重的缘故吧。

    这一次,郑玄要派弟子到南海郡教书,以换取足以养活众弟子的粮食,国渊作为众弟子中的佼佼者,也被郑玄点了名。

    国渊虽然跟随郑玄已久,可是他的年纪并不大,今年也才十八岁,年未弱冠,他的字子尼也是郑玄刚刚给他取的,因为他要到南海教书,也算是出仕了,没有字是不行的。

    国渊其实并不愿意到南海教书,因为他觉得南海那么偏远的地方,一定是蛮夷之地,瘴疠遍地,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去了南海,就不能跟随在郑玄身边时时听取教诲了。

    不过他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们都不愿意到南海去教书,那这么多师兄弟就都活不下去了,一定会流散的,那老师郑玄的一番心血,就全都白费了。

    而且郑玄也说了,他们这些优秀的弟子,已经没什么可学的了,剩下的就是将郑门学说传播于各地,现在去南海,正好可以教化南海百姓,光大郑学,这是他们的责任,这让国渊的心中有了一种使命感,让他觉得他一定要去南海。

    而南海印刷的书籍也让他们这些弟子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们都自愿来了南海。

    当然,在来南海的路上,国渊的心中还有一种为了教化万民而义无反顾的悲壮,可是没想到,一到番禺城,这里的景象比他心中想象的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番禺的港口整齐清洁,地面都铺了水泥,虽然他们到的这天下着小雨,可是路上一点儿都不泥泞,港口的工人努力工作,井井有条,他们的脸上并不愁苦,反而是充满希望。

    码头上停泊着很多船只,有不少船只一看就知道是从海外而来的商船,充满了异国风情,各种各样形貌各异的胡人从船上走下来,将各种各样的货物从船上搬下来,或者是将货物搬上船去。

    城外的田地里,农民们正在劳作,现在补种的二季稻已经快成熟了,越是这个时候,农民们越是不敢掉以轻心,他们要在地里捉虫,如果发现了稻飞虱,还得用郡中医曹开的方子,配制一些杀虫的中草药溶液泼洒在稻子的根部,用来杀虫。

    看到这些农民,国渊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他根本没有想到,南海郡的农业居然这么发达了,各种水利设施都十分齐全。

    进了番禺城,城里的景象就更是让国渊他们大吃一惊了,番禺城里的道路都是用水泥修筑的,十分宽阔,可以容四辆马车并排行驶--当然,由于南海少马,番禺城里基本上看不到马车,只有牛车在道路上行驶。

    道路两旁有着许多商铺,商铺里摆放的货物琳琅满目,许多货物国渊都说不上名字来,这让他觉得目不暇接,他不知道该看哪里好,而道路上的行人也是络绎不绝,不少都是胡人,汉人则大部分都是妇人,国渊不知道,这是因为番禺的男人基本上都有工作,这个时候他们是没时间上街的。

    这些妇人们的气色都很不错,穿着也很整洁得体,脸上都带着笑容,让人一看就知道她们家里的生活肯定不错。

    国渊不由得将他去过的几座城市与番禺城相比,不过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