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6章 联想(第1/2页)  从1980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中关村还不是那么繁华,最出名的人是陈春先,而最知名的公司是“两通两海”,信通、四通、京海、科海,它们的创办人无一例外都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员。

    另外还有一家不得不提的公司——联想。

    成立于去年的联想,柳川志并没有显现出他后来那种运筹帷幄的领导才能,尽管背靠着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研究机构,却找不到一个可运作的项目。

    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里像没头苍蝇一样地乱闯。

    先是在计算所的大门旁边摆摊兜售电子表和旱冰鞋,然后又批发过运动裤衩和电冰箱。

    如果说几年前陈春先办起中关村第一家公司时,还心怀打造“中国硅谷”的理想,那么,此时的柳川志满脑门在想的却是如何赚钱养活公司里的十几号人。

    甚至还遇到过片子,有一回,他听说江西有个女人手上有大批的彩电,只要购进一倒手每台可以赚上1000元,便急忙派人汇款过去,谁知道那竟是一个骗局,计算所拨给他的20万元开办费,一下子就被骗走了14万元。

    跟20多年前报考空校落榜相比,柳川志这一次的挫败感更为切肤,要知道现在计算所的高级教授月工资不到200元,柳川志的工资则只有105元。

    公司真正赚到的第一笔“大钱”,来自每天被他们抱怨和不满的中国科学院。

    1985年初,中科院购买500台ibm计算机,其中的验收、维修和培训业务交给公司,从而带来70万元的服务费。

    也正是通过这个业务,联想跟刚刚成立的ibm公司中国代表处搭上了线。

    成为后者在中国的主要代理公司,为ibm做销售代理成为日后联想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这一渊源可以一直延续到20年后联想以16亿美元收购ibm的p架构备份,就要找一个带头人,要不然没人会搞,那搞个屁。

    必须要找一个能带头的人,再组织一帮人去学习,及时备份来香港。

    免得将来那些外国佬撂担子,自己还不至于麻爪。

    “这……”倪光楠眉头一下子紧皱,他与柳川志的不同之处在于,柳川志在和人聊天的时候总是海阔天空,而他则喜欢用技术性很强的难题来考问对方。

    但没想到一下子就被问倒。

    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个我没办法保证,因为计算机是外国人设计的,我们国内缺乏人才,不过只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赶得上。”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苏辰点点头:“我们进去说话?”

    “里面请,里面请。”倪光楠回过神来。

    柳川志突然有种坐立难安的感觉,本来自己还想着来挖人,但没想到今天遇到了正主。

    苏辰看了他一眼,然后伸出手:“中科院的柳川志先生?”

    “是的。”柳川志急忙与苏辰握了握手。

    这一刻,苏辰心里突然有些感慨,你说这家公司好好的一手牌,怎么就打得稀巴烂呢?

    至于当事人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苏辰也没兴趣知道。

    “请坐。”倪光楠招呼一声,众人入座,随后他又急忙给众人倒茶。

    歉意地道:“不好意思,办公室有些简陋。”

    苏辰笑了笑:“没事,一直听说倪先生乃性情中人,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

    倪光楠也笑了笑:“苏先生夸奖了。”

    苏辰直接开门见山:“倪先生,我想请你加盟我的公司,因为我在英国和美国有两家芯片公司,但我想在香港搞一个研发中心,备份这些芯片,所以我想请你主导我在香港的研发中心。”

    倪光楠一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