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贩鬻官爵(第1/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回城的路途上,李延庆已经设想过,朝廷会将供给张永德部的任务交给滁州,却没想到诏令竟会来得如此之快。

    张永德前脚刚进滁州地界,朝廷的诏令后脚就进了滁州城,这波配合可谓精妙,也从侧面印证,朝廷确实是没余粮了。

    但不论如何,这供养张永德部一万多人马的重担,也不应该落到滁州头上。

    滁州统共就三个县,算是淮南地区辖地与人口最少的州之一。

    户籍统计两日前初步完成,滁州境内户数刚过万,总人口不超过六万,十民养一兵,供养赵匡胤麾下五千骑兵已是极限,如何能再添一万控鹤军?

    滁州存粮的具体数目,李延庆早已从司户参军陶爽处知晓,掐指一算,徐徐说道:“滁州府库中所余存粮不过四千六百石,若只供养赵太尉麾下五千骑,足可支撑到六月夏税。

    如今多出张殿帅麾下一万控鹤军,四千六百石存粮顶多可抵半月消耗,待到五月中旬,库中颗粒不剩,阡陌间稻米未熟,又该如何供养军队?”

    此时一石重9十二斤半,由于肉、油与蔬菜短缺,一名士兵要想维持战力,每日至少要吃掉两斤米麦,若是上阵作战,每日甚至要消耗三斤乃至四斤。

    而且张永德的部队是要开赴**县御敌,从滁州运粮去**县,路途上难免有些许损耗,说库存能支撑半个月,李延庆还是往多了算。

    “推官所虑,老夫如何不知?”知州马崇祚脊背佝偻坐在椅上,右手扶着额头:“老夫正为此事烦心呐。”

    “可否向朝廷请调粮米?”李延庆尝试性地一问。

    “难,几乎没可能。”马崇祚放下右手,面露愁容:“就在昨日下午,行在三司使窦使相途经滁州城,他在扬州就征到一千石粮米,他那个脸色,比锅底还黑,富庶如扬州都窘迫至此了。”

    说罢,马崇祚叹息道:“况且寿州大营的粮草已然告急,朝廷如何会舍得调拨粮米给滁州?”

    对寿州大营的情况,李延庆比马崇祚更清楚,李重进几日前的信件就有提及,寿州大营的存粮只够支撑到六月初。

    “既然朝廷无粮可调。”李延庆咬了咬嘴唇:“那半个月后库存告罄,我等又该如何筹集粮米?”

    马崇祚缓缓摇了摇头:“还能如何?事到如今,只能向三县百姓征收了。”

    “下官以为,还未到向百姓强征粮米的地步。”李延庆并不认同马崇祚的提议。

    “哦。”马崇祚闻言一振:“推官可有什么好法子?”

    “据三县呈交的耕地版籍来看,全椒县与清流县有几家富户,占地在千亩以上,这些富户家中必然存粮不少,下官以为,可以先征收这些富户家中的存粮。”李延庆的法子也很简单,就是先拿大户开刀。

    滁州南富北贫,南边的全椒县是大户的聚集地,占地数千亩的大地主就有娄、戴、郑三家,占地几百亩的小地主也不少;北边的来安县则民寡地贫,大多是些中下等的自耕农,占地百亩的上等户都极少。

    马崇祚思忖片刻,面露难色:“这怕是不妥,不少州衙、县衙里的胥吏都是出自这三家,若是贸然征粮惹恼了三家,这些胥吏撒手不干了,到时候咱们连夏税都收不上来。”

    “知州会意错了,咱们不强取,而是交换。”李延庆微微一笑:“咱们可以向朝廷禀报,请求朝廷允许咱们贩鬻官爵。”

    马崇祚也是一点就通,当即反应过来,一拍桌道:“此法甚好,圣上前岁征讨河东时,因粮秣短缺,也曾行过此等权宜之策。”

    前年,也就是显德元年时,郭荣曾亲领大军北上迎战北汉契丹联军,战争一直从三月持续到七月。

    四月底时,军中粮草告罄,而夏税遥遥无期,情急之下,郭荣向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