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屁股决定脑袋(6K字)(第2/3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务......

    下午未时三刻,一行人抵达来安县城。

    来安县城甚是狭小,仅两条呈“十字”的街道,城墙也仅有丈高,可谓是聊胜于无。

    尹崇珂领着士兵在城外稍作休整,李延庆则进城与县令商谈粮草补给事宜。

    按照初步计划,平叛至少需要四五天,行军作战顶多携带三日干粮,尹崇珂为图省事,干脆就只让麾下士兵带了一日口粮,马匹食用的粮草则是一根都未带,绝大部分消耗都需要来安县供给。

    通常来说,县令的官阶并不低于一州推官,与推官同为从八品,是平级关系。

    但现任来安县令只是个临时工,也就是代理来安县令,官阶是最低的从9品。

    由于开封没多少官员愿意来淮南为官,吏部不得不放低授官标准,原来要从八品本官才能当的县令,现在从9品的官就能当。

    但会加上个“代理”的前缀,表明此人的差遣级别高于本官,而且当不了太久便会被吏部收回。

    官大一阶压死人,来安县令本

    官比李延庆低上两阶,加之李延庆的尊贵身份,因此县令在李延庆面前很是直不起腰。

    仅耗时两刻钟,李延庆就与县令敲定了补给的具体数额,随后出城与尹崇珂汇合。

    “都谈妥了?”尹崇珂正坐在一把可折叠交椅上,手中握着一块啃了一半的烧饼,饼间还夹了两块干肉。

    立刻有士兵给李延庆也摊开了一把交椅,李延庆顺势坐下:“草料和粮米都谈妥了,等咱们启程,运粮队会跟在后头,送到预定的营地。”

    粮米、草料、牛皮、牛筋在此时都是秋税的征收品,来安县衙库存尚可。

    “那就再休息一阵...”尹崇珂低头啃了一大口烧饼,赶了半天路他已是又累又饿。

    咽下烧饼,拿起牛皮水囊痛饮一番,尹崇珂打了个饱嗝,问道:“推官还没用餐吧?”

    说着,尹崇珂扭头对部下道:“还不快给推官拿吃食和水来?”

    “不必了,我早已用过。”李延庆摆手拒绝。

    修整一阵后,两百多骑再次踏上征程。

    离开来安县往北,荒地愈来愈多,农田愈来愈少,官道两旁的房屋也逐渐稀疏。

    黄恤骑在马上左张望右张望:“郎君,我听闻全椒县那边不少百姓都做了客户,可这来安县如此多荒地,为何那些客户不来北面开垦荒地?反而甘愿给别人做客户?”

    周朝有垦荒令,南唐也有,皆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且免除数年赋税,但两国境内仍旧有大量荒地无人耕种,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稀少,另一方面也与土地效率有关。

    “这个问题倒也简单。”李延庆指了指左前方的一大块荒地:“你可晓得,若是要将这片荒地变为熟田,需要多长时间?”

    “这...五年可行?”黄恤从小就去了少林寺,对农事知之甚少。

    “少了,十年都不够,甚至需要近二十年的不懈耕种,一块荒地才能变为每年稳定产出粮米的熟田。”李延庆摇了摇头:“替人做客户,虽然只能拿到收成的一半,但耕种的最次都是中田,耕作一亩一年就有一石收成,而耕种这荒地,头几年颗粒无收都是常态。”

    黄恤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多谢郎君点拨。”

    与黄恤聊天,李延庆感觉自己就像是名老师。

    黄恤性格天真烂漫,对各种社会常识一知半解,经常会提出些让人发笑的疑问,但他无疑令队伍的氛围一直保持一个较为轻松的状态。

    又行了一阵,李延庆抬头望北,是连绵的群山,也是叛民们曾经的藏身之所。

    李延庆不由有些感慨:“白塔镇乃两条要道交汇之处,是来安县北面最大的市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