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禁军中的关系网(第1/3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日一早,郭荣就将率领三万周军东进濠州,此刻已过二更,仍旧有堆积如山的公务亟需他处理。    大帐中静谧无声,郭荣剑眉紧锁,正烦心于新任庐州判官呈上的奏章。    据庐州判官反映,兼任庐州知州的侍卫步兵左厢都指挥使赵晁,最近一月在庐州枉顾朝廷诏令,肆意强征百姓钱粮,还纵容部众劫掠妇女。    赵晁曾是先帝郭威的幕府旧臣,与郭荣关系亲密,是郭荣极为信赖的武将。    郭荣并不怀疑奏章的确切性,赵晁他是了解的,嗜杀成性,贪财聚敛,若不是身为高级武将,那就是一条活脱脱的恶棍。    今年一月,赵晁在负责监押三千南唐降军时,未经上头准许,就自作主张处斩了三千降卒。    郭荣看在往日情面上,并未严厉责罚赵晁,还让他领军南下攻取庐州,城破之后,又将庐州委于赵晁,希望他能够好生反省,替朝廷治理好庐州。    对于赵晁这位旧识,郭荣可谓是给足了机会。    但在朝廷三令五申不可劫掠百姓的前提下,赵晁却仍敢在庐州我行我素,无视朝廷诏令,这令郭荣甚是恼火。    可即便如此,郭荣却不能轻易严惩赵晁。    在此时,攻破城池纵容士兵劫掠是常态,并不构成罪校    郭荣若是因为这点“事”就惩处赵晁,势必就会引发军中普遍的不满,这会危及他统治的根基。    而且赵晁作为先帝旧臣,其旧识遍布军中高层,郭荣甚至有点不敢动他。    “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赵晁都敢如此肆意妄为,其他州县,又该是怎么个情况?”    庐州也就是后世的合肥市,就在寿州以南一百三十里,驿马半日可至。    赵昴恶劣行径已然成为事实,郭荣心中有数,已经有了解决的法子。    很快,郭荣提笔写就一张人事调令的纸条,他决定派赵匡赞南下,担任庐州知州以安抚百姓。    赵匡赞虽是武将,但出生高门,素有仁名,极具儒者之风,当能尽安抚之责,虽名字和赵匡胤很像,但两人并无亲属关系,他目前担任寿州城东面都部署,负责寿州城东面的攻城事宜。    郭荣笃定李重进将会暂缓攻城,因此把赵匡赞派去庐州与赵晁对调差遣,并不会误事。    召来内侍,命他将纸条速速送往行在翰林院后,郭荣继续埋头批阅奏章。    庐州之事勉强还能解决,未知详情的六个新占州,却时刻扰动着郭荣的心弦。    郭荣担心其余六个州也如庐州一般,惨遭守军蹂躏,这样他提出的“仁政”策略,心心念念的淮南百姓重新归附中原,就只能成为一桩空谈。    不巧眼前是行在三司使窦仪递上的奏章,他声称在滁州没能征到粮米,目前已经快马加鞭赶赴扬州,定能为朝廷征集大量粮草。    坏事当真是一件接一件...郭荣只觉额角生疼,视线也有些模糊。    正当郭荣精神恍惚之际,帐外传来内侍张守恩的轻柔嗓音:“陛下,吴廷祚有要事求见。”    郭荣猛然惊醒,狠狠揉了两下额角,沉声回道:“让他进来。”    吴廷祚步入账内,躬身拱手:“臣吴廷祚,参见陛下。”    郭荣早已收拾好情绪,淡然问道:“这么晚了,吴卿究竟何事如此着急?”    吴廷祚垂着头:“臣方才收到一封来自扬州的密报,因事情紧急,不得不叨扰陛下。”    “何等密报。”郭荣心中生出一阵不好的预福    密报,从来就没什么好事。    “兼任扬州知州韩令坤,纵容部众大肆劫掠民财,虏人妻女,草菅人命,扬州不日恐将发生民变。”吴廷祚所的密报,自然就是李延庆递给父亲的密信。    李重进收到信后,让吴观重写一份,转交给吴廷祚,让他代为呈递给郭荣。    吴廷祚本来是在开封负责调拨粮草,如今开封城已无粮可调,加之行在枢密院公务繁忙,魏仁浦一人难以胜任,他便受郭荣诏令,南下寿州行在,帮忙处理公务。    而且吴廷祚身为副枢密使,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