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九章 圣上一直是那个圣上(第1/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谷区区一个文臣,凭什么能当伐唐的先锋官?”    尹崇珂坐在长椅上,面色通红,颤巍巍的左手端着一大碗美酒,右脚不雅地踩在长椅上。    只有借着醉意,尹崇珂才敢抨击朝政。    罢,他便仰头,咕噜咕噜一口气将整碗酒灌下。    其实就算郭荣不任命李谷为先锋官,这位置也轮不到尹崇珂的头上。    现下,尹崇珂只是殿前司里区区一介指挥,手下仅仅管着五百人。    可尹崇珂却日日为李谷得任伐唐先锋官而感到忧虑。    这完全就是赚着卖白材钱,却操着卖白粉的心。    但在尹崇珂看来,他就该操这个心。    李谷一介文官都能当伐唐先锋官了,这几十年来哪有这等离奇事?军队出征,领军者不向来都是武将的吗?这难不成是要变了?    尹崇珂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来自文官的威胁。    “圣上任命李相公为先锋官,是因为李相公长于修筑,中原几十年未与江南开战,道路桥梁皆年久失修,李相公当先锋官,是去修桥铺路的。”    这番话,赵匡胤已经向尹崇珂解释过两遍了,此刻仍旧不厌其烦地解释着。    “狗屁!”尹崇珂却不买账:“都那李谷长于修筑,可军中长于修筑的武将多如牛毛,何须他一介文官来代劳?”    战争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进化,发展到此时,几乎已经达到冷兵器的顶峰。    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士兵们纷纷披上重铠,就连灵动的骑兵也不例外,周朝和契丹军中,重骑兵的比例愈来愈高,而弓兵们则开始批量配备踏弩、床弩等重型装备。    军队战斗力飞跃的同时,统治者们也开始重视城防建设,一座座坚城拔地而起,有六十年未曾陷落过的太原坚城,也有城墙总长近百里的大名府魏州城,各割据政权都铆足了劲大肆加厚加高城墙。    各种守城战法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层出不穷、千奇百怪,攻克城池的难度也随之愈来愈高。    先帝郭威曾为后汉枢密使时,河中节度使作乱,郭威领禁军平叛,全程几乎没有打过野战,叛军就坚守在城池里,郭威兵力十几倍于叛军,却拿叛军丁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硬生生围城一年多,拖到城内粮草耗尽才得以拿下城池。    随着城防水平越来越高,野战是越来越少,攻坚战愈来愈多,国与国的边境上修满了坚固的城池、碉堡、营寨。    如无必要,战争双方完全无需在野战中一决胜负,防守方只需坚守城池营寨,以逸待劳迎战进攻方便是。    所以,此时擅长战阵的武将,为了应对愈来愈坚固的城防,也为了在防守战中抵御敌军,几乎个个都锻炼出了一手修墙筑城的本领。    搭桥铺路这种活自是不在话下,不少武将甚至还进一步掌握了修筑城池、疏浚河道、修补河堤的技艺。    譬如此次作为李谷副将出征淮南的王彦超,他本就是周朝胡卢河工程的总指挥,胡卢河疏浚完毕后,王彦超又带领民夫在胡卢河北边修筑了静安城,作为抵御契丹的前沿阵地。    所以,王彦超完全够能力担任伐唐的先锋官,而且军中还有不少建筑能力完全不逊于王彦超的武将。    但郭荣却顶着武将们的不满,执意任命李谷这一文官担任先锋官。    这正是尹崇珂忧心的原因,他害怕圣上不再信赖武将,逐渐将领兵权向文官倾斜,这样他的上升通道就会愈来愈狭窄,他不想一辈子就当个指挥。    在军中不止尹崇珂一人抱有这种担忧,不少武将都开始忧心自己的前程,害怕李谷此番担任先锋官,只是文官取代武官的开始。    但没有任何人敢于质疑郭荣的任命,经过两年的清洗与裁汰,周朝军中再无人敢对郭荣一个“不”字。    赵匡胤能够猜到郭荣的用意,无非是怕武将做大,重演先帝郭威的夺权之路。    对此,赵匡胤也能理解和接受,作为郭荣最信赖的亲信,即便郭荣要打压武将势力,再怎么也打压不到他头上来,他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