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个新想法(第1/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几日,郭荣心情甚好,年关将至,他回顾了一番自己登基近一年的种种往事,发觉自己这一年可谓是万事顺通。    先是登基初期的最大危机,北汉联合契丹进攻周朝,被郭荣在高平的一场反败为胜所化解。    虽然之后围攻太原功亏一篑,但高平之战打出了周朝的威风,也彻底巩固了郭荣的帝位。    对北汉的战事结束后,郭荣又携大胜之余威,在城南皇庄举办讲武会,将大量节镇精兵纳入禁军,既削弱霖方节镇的实力,又扩充了禁军,可谓是一举数得。    进入秋季,郭荣又借宋州竹奉璘案,将心腹亲信王朴安排进了枢密院,成为副枢密使,使魏仁浦无法再独掌枢密院的同时,也为王朴彻底接管枢密院提前做好了准备。    虽之后黄河决堤,淹没了山东两个州,但毕竟已经过了秋收季节,危害并不算太严重,且李谷已经赶赴山东修筑河堤,据工程已近尾声,李谷不日就将回返开封。    再之后则是割据山南东道七年的安审琦派独子赶赴开封,向郭荣输诚,收归山南东道已初显曙光。    而在昨日,宿州方面又传来好消息,是南唐撤销了一年一度的“把浅”,目前淮河南岸守军稀少,正是攻打南唐的大好时机。    自打收到这条消息后,从昨日午后到现在,郭荣就一直茶不思、饭不香、睡不好,满脑子想的都是:这南唐,打,还是不打?    南唐,郭荣早就想打了,除契丹外,南唐就是周朝最强劲的敌国。    若是周朝能击败南唐,不彻底消灭,只要有一场大胜,就能震慑住周边所有的割据势力,为统一下迈出坚定的一步。    而且南唐这些年来屡次攻打南方国,欲图一统南方,气焰十分嚣张。    先是在十年前,南唐攻灭闽国,并与割据江浙的吴越国瓜分了闽国。    之后南唐又乘楚国内乱,发兵湖南。    在湖南得而复失之后,南唐便放弃了统一南方的念想,转而勾结契丹、北汉和蜀国,企图夹击地处中原的周朝。    对于南唐,郭荣早就想灭之而后快了。    但攻打南唐这种体量庞大的敌国,势必倾周朝举国之力,而南唐又与蜀国、契丹互为奥援,    若是开封的禁军悉数南下,那蜀国与契丹,乃至元气大赡北汉,都会忍不住出兵袭扰周朝。    所以,郭荣才想着先与蜀国打上一仗,将山南四州收复,把蜀国彻底堵在崇山峻岭之后,再行攻取南唐。    而且出兵计划郭荣都与王朴商讨好了,目前征蜀的各项事宜正在王朴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只待明年梅子黄时,京中一万精锐便出征巴蜀。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摆在了郭荣的面前,到底是先打蜀国呢,还是先打南唐?    郭荣想了一整,也没有想明白。    此时,一名内侍快步进令中,走到了郭荣的身边:“陛下,李重进入京了。”    郭荣靠坐在御榻上,偏过头:“什么时候的事情?”    内侍低声答道:“就在一个时辰前,李重进带着约莫三十号人马,从宋门入的京。”    “三十人...李重进很低调啊。”郭荣轻声嘀咕着:“应该是为了南唐之事,他的驻地就在宋州,乃是宿州入京的必经之路,他提前收到消息也是正常的。”    这家伙对战争的嗅觉还是一如既往的灵敏啊,郭荣心生感慨,吩咐内侍:“你立刻去一趟李府,叫李重进现在就来见我。”    想了想,郭荣又叫住内侍:“去将王朴和魏仁浦也都叫来,要快!”    如果郭荣要对南唐用兵,那李重进就是大将的不二人选。    禁军中老资历的武将不是被郭荣砍头,就是被郭荣外放。    李重进今年虽四十不到,却也是禁军中硕果仅存的老将之一了。    高平之战郭荣得以反败为胜,就离不开李重进的临场指挥。    而郭荣器重的一批年轻武将,诸如赵匡胤、向训、韩通等人。几乎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历,郭荣并不放心派他们主持南唐之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