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国子监(第1/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色微亮,无需他人呼唤,李延庆悠悠醒来,入眼是既陌生又熟悉的靛青色丝缎帷幕。

    此处正是开封的李府,李延庆的卧房之中。

    昨日华灯初上时,李延庆回到了李家位于开封的宅邸,大哥李延顺刚好在宫中值夜。

    李延庆独自享用了丰盛的晚餐后草草清洗一番,便倒在床上酣然入眠,两天的奔波令他身心俱惫。

    “郎君,你醒来了,奴婢刚要叫你。”

    李延庆闻言望去,铃儿穿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肩披粉色披帛,略施粉黛,俏生生地立在床边。

    “去取我的衣服过来,今日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再耽误了。”说罢,李延庆迅速直起身,揉了揉黏着的眼角。

    按照在路上就预定好的计划,今日上午李延庆要去国子监,递上自己的名册,正式入学国子监。

    这事情李延庆本可交给府上仆役去做,但出于兴致,李延庆打算亲自去一趟,

    等下午各大衙门放衙之后,李延庆要去拜访副枢密使吴廷祚。

    吴廷祚是自家的亲家,坚定的盟友,作为晚辈的李延庆自然要及早去拜访,顺便还能了解一番朝中的局势。

    若仍有空闲,则顺道去拜访一番李谷和王溥两位宰相。

    李谷和王溥两位宰相,之前的倒魏事件中与自家有过合作,李谷又是自家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李延庆自然也需要去巩固一番关系,

    铃儿闻言轻轻拍手,四位俊俏的侍女端着各种洗漱用具和干净的衣物,进到屋中。

    李延庆脱下睡觉用的燕服,只着单衣,下了床,穿上木屐走到铜镜前坐下,便有两位侍女替李延庆梳洗打扮起来。

    “用青色的丝缎扎起头发,郎君更喜欢青色的。”

    “发簪就用那根白玉的,这根太绿了。”

    铃儿这位李延庆的管事侍女虽然昨日才初至李府,但已然进入了角色,用略显严厉的口吻,矫正了两名侍女的不妥。

    李延庆见状连忙轻声道:“铃儿,不用这么严厉的。”

    “郎君今日要去拜见的可是几位宰相,当然要用最完美的姿态。”铃儿毫不嘴软:“这都是主母提前吩咐过的。”

    哈?连铃儿也得到了母亲的授意,这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啊?李延庆苦恼地揉了揉额角,刚刚清醒的大脑又开始隐隐作痛。

    在离开宋城之前,翟氏曾从李延庆那儿将铃儿要了过去,说是要培训一番。

    等三天之后李延庆从母亲那将铃儿接回来时,铃儿就一改往日温柔依人的模样,变得精干老练起来,很有些女主人的味道了。

    在铃儿严格的督促下,两名小侍女不敢有丝毫懈怠,用最快的速度将李延庆打扮妥当。

    李延庆站起身,在铜镜面前转了个圈,觉得自己日渐英俊,一甩白色的长袖:“出发。”

    此时开封的国子监,位于开封东北的左一厢,大致位置与后世开封市的河南大学重叠,就在著名的开封铁塔南边。

    李延庆坐在宽敞的双驾马车上,在十余名骑马护卫的簇拥下,出了位于开封西北右一厢的李府,先是向南,行至梁门边上,而后转道向东,过了皇宫之后转向北。

    未多时,李延庆就顺利抵达了位于皇宫东华门正对面的国子监外。

    国子监的北边不远,便是举行科举考试的贡院所在。

    每年的一月,皇帝都会临时委派朝中高官担任知贡举一职,主持本年的科举考试。

    知贡举进入贡院之后就会锁院两个月,直到三月底科举考试结束后方可出来,以防止考题泄露。

    高中进士者在东华门外唱名的传统始于北宋,此时科举考试过后,考中者的名单都是张贴在贡院的门口,以供天下人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