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郭荣的野望(第2/2页)  奋斗在五代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而互相之间的心思,又如何能知晓呢?

    郭荣从来就不相信李重进这个表哥,但其他人难道就能相信吗?

    无论是表哥李重进,还是妹夫张永德,又或者是从澶州就开始跟随自己的赵匡胤,郭荣从不相信他们有所谓的忠心。

    皇帝本来就是孤独的,甚至在将来,自己的儿子也是不能全相信的,虽然现在他才一岁而已。

    郭荣亲身经历过后汉朝的覆灭,知道要想长久地坐稳帝位,最重要的就是维持平衡。

    父亲郭威为何造反能够如此轻松,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刘承祐杀死了能够制衡郭威的朝中重臣。

    所以李重进这种良将一定要用,但要提拔和他有矛盾的张永德到殿前司来牵制他。

    侍卫亲军的人数远多于殿前军,就要扩建殿前军。

    父亲留给自己的三位宰相要用,就要让魏仁浦成为枢密使,要让景范当三司使来制衡他们。

    陶文举这样的酷吏也要用,但要让御史台常常提醒自己,陶文举是个择人而噬的猛兽,要经常敲打。

    这样下边的那些官员们、武将们,会互相争斗,互相撕咬,无人有能力、有空闲来觊觎自己的帝位。

    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自己的抱负,能一统天下,建造一个太平盛世。

    郭荣合上奏章,将弹劾李重进的奏章,和之前弹劾陶文举的奏章放到了一起。

    “把范质和王溥叫来吧。”郭荣吩咐道。

    虽然现在时间不早了,郭荣仍然要叫两位宰相过来议事。

    是因为看到这封弹劾李重进的奏章,郭荣觉得现在的御史台水平有些太低了。

    朝中这些高官们的任免,代表着郭荣的意志,不是御史台能够置喙的。

    按照郭荣的看法,御史台应该把监督的主要方向,放在地方上。

    郭荣坐镇开封,所知道的地方上的信息,都来自地方官员的奏章。

    若是他们弄虚作假,欺君罔上,郭荣就会丧失对于地方实际情况的掌控。

    现在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话、网络,而正确的信息,对于郭荣这个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所以对于地方上的县令、刺史等亲民官的监督,才是御史台最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是像今天两封奏章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弹劾朝中大员,想整个大新闻出来。

    御史台需要好好清理一番了,郭荣打定了主意,叫范质和王溥过来,就是要商讨下整治御史台的方案。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