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姚明!(第2/4页)  NBA大结局之勇士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涯投篮命中率达到52.4%。

    刚刚结束的这个赛季,姚明一共只为火箭出场了5场比赛场均有10.2分,5.4个篮板和1.6次盖帽的表现。

    2010年11月11日,姚明在火箭对奇才的比赛中出场仅6分钟就受伤离场,这也成为了姚明在nba生涯的最后一战。

    伤病是姚明退役的最直接原因。

    左脚伤病是姚明职业生涯挥之不去的痛,但是这一伤病确实不是在nba才有的早在1997年只有17岁的姚明在参加一场邀请赛时就遭遇了左脚踝骨折,那时候的姚明没有选择手术而是保守性治疗。

    两年后,姚明的左脚踝再次受伤,而且这次受伤的还是同样的位置可惜依然没有引起重视。

    这也为姚明后来的左脚反复伤病埋下了隐患。

    进入nba之后,姚明一共在左脚上进行了足足6次手术其中单单是2005年休赛期到2006年底之间就进行了3次,分别是左脚踝骨刺拔除手术、左脚跖骨骨裂手术和左腿胫骨骨裂手术。

    这三个手术让姚明缺席了大量比赛,好在每一次受伤回来之后,姚明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水平,这几年也是属于姚明的黄金期。

    姚明脚踝如此容易受伤,主要是因为他的增重。

    体重是让内线球员能称霸内线的一个基础,好比奥尼尔,拥有天神神力还是选择了增重,湖人时期的奥尼尔比在魔术时期的幼鲨要增重不少,结果就是他的杀伤力比在魔术时期要大得多,前辈的例子也让姚明被说服并效仿。

    虽然增重给姚明的下盘带来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姚明也失去了年轻时候的灵活性。

    增重对于球员来说是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增重,增重给姚明的脚踝带来了无法承受的重量。

    在杰夫范甘迪接手火箭之后,他让姚明增重以增加内线统治力,这一改变确实让姚明成长为了联盟顶级内线,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中锋,但是增加的体重也给姚明的左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拿数据来说,职业生涯前三年,姚明总共就缺席过2场比赛,他的场均数据在“18+8”左右,接下来的三年姚明的数据涨到了“22+10”,但他却足足缺席了96场比赛——所以说增重有利也有弊。

    2007-08赛季火箭聘任了阿德尔曼作为新教练,阿德尔曼不同于范甘迪的地方在于,他对于姚明的使用是过度的。

    在范甘迪时期,姚明的场均上场时间从来没有超过34.2分钟,阿德尔曼上任后,他却让姚明的上场时间增加到了37.2分钟,这对于一个大体重的中锋而言是致命的。

    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姚明在22连胜期间的第10场比赛之后遭遇左脚应力性骨折,并且缺席了余下所有的比赛,这也是姚明左脚的第四次手术。

    姚明的第五次左脚手术来自2009年的季后赛,那也是姚明生涯第一次突破季后赛首轮,他甚至还在系列赛的第一场上演了“王者归来”,可惜终究没能成功跨过湖人。

    值得一提的是,姚明是在系列赛第三场遭遇的左脚踝骨裂,之后的休赛期他一直在等待骨裂部位愈合,后来才发现骨裂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做手术,这也就导致了他缺席了整个2009-10赛季的比赛。

    姚明的第六次手术也是左脚应力性骨折,这次受伤也成为姚明最终离开nba的罪魁祸首。

    此外,姚明的右膝盖等部位也遭受过一定的伤病。

    除去增重原因,大姚在国家队的重担也是他屡次受伤的导火索。

    自进入国家队以来,姚明就是国家队的头号主力。

    只要是国家队的比赛,几乎都需要大姚出席。

    比如2006年姚明在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