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白希特勒来了(第2/4页)  胜诉才是正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言是好事,增加了对各种思想的抵抗力,实际上眼下米国几乎成了第二/第三/第四国际的决战的主战场只要,但星条旗依然永不落下。    罗克韦尔这种举动虽然突兀且容易被人视作神经病,但却是受宪法保护的。    如果这家伙在以色列这么搞,很有可能直接就死在街头。    罗克韦尔就是那个白人至上主义的疯子,极端反黑反犹,被休·海夫纳派黑人记者采访将军的家伙。    他就受益于布兰代斯大法官的思想,整天穿着**装堂而皇之的招摇过市。    以至于这家伙被他的追随者称为白希特勒,他本人也对此沾沾自喜,带领着手下们堂而皇之的穿着冲锋队制服带着黑袖箍到处耀武扬威。    前些年更是代表米国-当然正常合众国公民都羞于与此人为伍-踏足不列颠。    当时英国的新**主义头目科林·乔丹对“美国白希特勒”仰慕已久,立刻致电罗克韦尔,请他代表新大陆反动势力去英伦三岛共商大计!    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欧洲其他国家的新**份子,62年8月这群牛鬼蛇神在格罗斯特签订了《课次沃尔德协议》-世界国家社~会主义联盟就此成立。    这是国社党系统的大事代表着希特勒阴魂不散。    对此西方世界只当没看到,而以俄国为首的真·社会主义联盟对此也就是撇撇嘴,除了塔斯社发表了几篇诸如新**主义复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阴谋之类的文章外,也没太大反应。    大家都知道,这纯粹是神经病开会。    唯一有比较大动作的是英国政府,很快他们就宣布签署协议者为不受欢迎的人,罗克韦尔被率先驱逐出境……    30年前不列颠可是没少挨小胡子的炸弹,英国人的记仇举世闻名。    但罗克韦尔为啥走上这条道路,始终是个迷。    首先,他原生家庭非常幸福,爹妈都是文艺界人士,虽然在他六岁时候离婚,但他爹带着他日子过得很不错。    之后他成为海军航空,兵虽然没上前线和鬼子玩命,但在后勤训练方面做得不错,为此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又被再度征召入伍授予中尉军衔。    之后被派驻冰岛,在冰岛的一次高尚聚会中他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老婆,玛格丽特·罗拉·哈斯李沐森,她父亲是壳牌冰岛老板并且担任过冰岛驻加拿大大使,算是当地名媛。    两人很快结婚,退役后,他开了个广告公司,他设计的公益广告还那个一等奖得了1000美元奖金,这算是非常不错的成就了。    应该说这家伙的人身就是个非常不错的美国梦模板,出身一般,但凭借自身的努力与爱国情操,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生活美满,还有什么缺憾呢?    对了,还嫁了个富婆。    虽然他在部队时候就有反犹反黑言论,但大家觉得这好像也不算大问题。    可随着广告公司倒闭,他的言论越发出格,正巧那个时候麦卡锡主义横行,于是自然而然的加入其间。    于是政治观点观点也从普通的反黑反犹进化为,共党是犹太人创造,nger是犹太人豢养,犹太人要阴谋暗算米国……每个犹太人和nger都是潜在不忠者,需要严密加以审查。    显然,这个时候米国政府如果足够负责的话就该让这个家伙进入精神病院然后切除额白质,但政府方面似乎从没有过这种想法,大概是认为……战后的生活过于平淡,人民需要这样一个“喜剧演员”?    随着病情加剧,他不但吸引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病人-显然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精神状况-影响也开始日趋扩大,以至于公开否认**的大屠杀。    哪怕是正常人聚集在一起也容易产生群体性癔症,何况这群神经病开会,罗克韦尔在病人大家庭中的病情越发诡异起来-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元首的转世灵童,双方在阳间和阴间有着神秘的精神联系,这种调调自然让他的队伍成为全米精神病患者含量最高的组织-没有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