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京师之中有人来(第2/3页)  如弈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无法进入大山里面,只能在外面查看消息。除了北地草原的事,他们还需要负责别处州县的事务。

    比起检察院,东厂倒没这么多地方要管,但任务量可不低。京师之中的外邦人众多,光靠鸿胪寺的人可看不过来,尤其是梁国的那些人,这可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排查最近进入京师的外来人的信息,这可不只有外邦人,还有其他的,进入都城的昊国人。

    整整上万人,确实的让东厂这几日累坏了,但没有办法,不这么做,若是其中混进了个不轨的人,到时候造成的影响,可没人能承担。

    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让人注意,那便是几月前在德州赈灾的三皇子,献王回京了。

    世人都知道,如今的昊国太子在朝中是什么地位,一个连东宫都没得住的太子,迟早会被陛下废黜,所以这太子之外还是会落到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手中。昊帝的几个儿子中,如今最大皇子便是太子,而太子之所以是太子,是因为其前面出生的两位龙子在幼年时便夭折,再加上太子生母离世,为此他便是嫡长子,为此,他便是太子。

    大皇子,高祐玟,并非太子,而是太子成了太子,他便成了大皇子。只可惜大皇子天残,身子骨弱,至今都没有被封王,即使已经二十年岁了,也只能跟同岁的太子一样,住在宫里,住在其母的寝宫之中。

    为此,有人说,大皇子的天残是因为万贵妃。当然是谁说的,如今那人已经不在了,至于大皇子是不是真的因为万贵妃而变成这般,便无人所知了。

    二皇子,高祐武。名虽有武,但他并不习武。十九年岁的二皇子喜欢拽文,但不是想献王那般的爱好诗文,他的拽文是在青词一类。十岁那年,二皇子便被封了永王,搬出宫中,住进了永王府,成为了第一次被封王的皇子。

    三皇子,高祐杬,他是在二皇子封王后的一年被封了献王。虽然晚了一年被封王,但朝堂上下都认为这位文质彬彬的献王殿下会代替至今还住在宫中的太子,住进皇宫旁的那座府邸,东宫。

    献王也在为此努力,他广纳贤士,每月的诗会不单单是因为他爱诗,更是想发现一些能用的人。同时他经常为陛下分忧,哪除了灾情,他都会第一个求旨赈灾。在世人眼中,献王是文质彬彬的文人,更是礼贤下士的好王,凡是见过他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对于这位献王殿下,李箫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虽然他知道自己在苏州,在竹林小筑中背出的那两首很惊艳,但他从来没想过跟这位献王殿下扯上关系。皇权之间的纷争本就是历朝历代最危险的事,牵扯进去的人,若是站错队伍,带来的便是死。就像是被雍正折磨而死的胤禟。好好的一个人,就因为这一点,死于非命。

    他可不想重生一世,落得这么一个下场。皇位最终属于谁,这得看皇帝怎么选。这个世界,还是皇帝最大。

    可献王并不是这么想的。近两年来,有才华的士子越来越少,所有来参加诗会的才子写出的诗都是一股浓浓的官味儿,这样的人,他不喜欢。所以好不容易碰见一个不一样的人,他怎么会不心动,奈何身在德州赈灾,没法当场相见。因此,他一回京师,面见往皇帝陛下以及生母宸妃之后,便带着人来到了李箫这。

    在他眼里,李箫此人,可用。

    “献王殿下,您这是……”李箫看着面前的三皇子,不由的一阵头疼。

    这几日他一直跟高长钰混在一起,忙活着“豆腐”生意。他先是花了五百两银子,将后者帮忙的黄大妈茶摊买了下来,接着又是花了几百两,让黄大妈家的亲戚常年为他提供原材料,也就是观音柴叶以及木莲子。当然,这几百两不是一次付清,而是先给了几十两,至于剩下的,等黄大妈的亲戚将材料运来再说。

    摊子有了,“豆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