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3 章 光绪的奋斗(第1/3页)  我用金手指建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海在完成部队的整编之后,就将精力投入到了工厂的建设。

    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1894年,刘海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刘海投建的各种工厂,就是为了1894年的时候,西方列强对大清国实施军事物资封锁时,能够自给自足。

    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要建钢铁厂。

    要建大型的钢铁基地,那么首先离不开的就是铁矿区。

    如果是在清庭要建设的话,那么他们就得立刻展开大规模的勘探活动。

    不过有刘海在,这些就全不需要了,刘海已经在现代的时候复印了一份矿产资源的详细资料。

    这份资料对于清朝位面来说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如果列强得到了这份资料,就会完全无所顾忌的瓜分大清,因为这资料上的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是有了他,就能够获得大清国所有的矿产资源的详细信息。

    不过这份资料现在安安全全的待在刘海的空间戒指中,除非外国列强也得到了外星科技,否则的话他们永远不可能得到这份资料的详细内容。

    根据这份资料,刘海确定了他第1个工业基地,那就是在南京和芜湖附近的马鞍山。

    马鞍山是南方主要的铁矿产区之一,其铁矿石的总储量达到了16.35亿吨。

    而且马鞍山铁矿是一种内生铁矿床,与铜矿共生,因此也能冶炼出大量的铜。

    这对于当时大清来说,简直就是一块天然的宝地。

    刘海为了建成这个大型的工业基地,总共决定向这个地方投入100万两白银。

    这批白银的主要用途大部分是用于购买马鞍山附近已经有主的土地,以及建设工厂所需要。

    就还是刘海,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都是从现代采购,如果不在清朝未面向列强采购的话,这个工业基地没有一两千万两白银是下不来的。

    为了加速马鞍山工业基地的建设,刘海在马鞍山附近大肆招募民工。

    这些民工都是附近无地少地的农民,本来生活不好,由于这一次马鞍山大量的招工,他们总算是有了一条活路。

    当然刘海毕竟也是一个资本家,虽然说给了这些农民活路,但是付出的银两也仅仅供他们基本的生活。

    不过就这样,也得到了附近百姓的拥护,这些百姓自古以来,种田做工所得到的银钱,也只是够家人勉强维持,不被饿死,而刘海刘海这一次付给的工钱,至少能够保证他们家里吃饱穿暖,在这些农民工看来刘海已经是大大的善人了。

    因为有农民工的努力,马鞍山的工程速度十分的快,在1893年年初的时候,很多工厂就已经建设完成。

    而接下来,刘海把从现代购买的工业设备,放在了马鞍山基地的仓库中,又把提前调制好的几天生化人放了出来,让他们充当工厂中的技术工人。

    在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除了设备之外,就是人才,许多国家虽然能够买到设备,但是对于使用这些设备的人才却短缺,因此他们根本就不能完成最基础的工业布局。

    而刘海在这一方面确实完全不用担心,有着生化人,刘海只要是拥有设备,就能够完美地启动一个工业基地。

    因此这一次的工业建设中,马鞍山基地很快就形成了一大批的工厂。

    一座座钢铁厂,机械制造厂拔地而起,这在安徽马鞍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景线,也是这个民族将来崛起的脊梁。

    而马鞍山也由原先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变成了一座初具现代规模的工业化城市。

    马鞍山钢铁厂,在刘海的期盼中,于1893年中期正式投产。

    这座钢铁厂在现代来说简直就是三小企业,但是对于清朝位面,她却是全世界最为先进的钢铁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