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二章高歌猛进(第1/2页)  永历十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洪承畴退兵,安庆易守,南都只在眼前,这个时候李兴绝不会给清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所以在攻占安庆后的第三日,在统计完安庆之战的战损后,李兴即令各军立即顺江东下。

    经郭之奇和宋广坤等人点算,这次安庆之战,靖南军水师折损四千余人,战船一百余条,陆师方面第三镇损失两千余人,新四镇损失六千余人,骑营损失八百余人,这些皆是在挂车河与清军野战时被多尼的满蒙八旗破阵所损失的,新三镇林善至部亦有三千余军马在挂车河之战战殁。

    但是此战歼灭了清军水师,并收拢了清军徽州绿营和南阳绿营万余人,同时在安庆藩库查获银三十八万两,药子三万斤,其余各种火炮八十余门,盔甲武器不计其数。攫欝攫

    果然不出李兴所料,击败了安庆的数万大军后,靖南军的威势在江南达到了顶点,庐州、铜陵、太平、池州沿长江一线的清军城池根本不敢出战。

    这些满清任命的官老爷一个个从箱底将去年郑成功败退之后,换下的明朝官服重新取了出来,公然网巾大袖,以明朝官员自居,更是打开藩库取出无数的钱粮送至靖南军军中。

    一时间江南为之变色,那些汉军旗和满洲出身的伪清官员人人丧胆,纷纷携印潜逃。

    江南百姓更是人人叫好,他们知道这次攻打南都楚王殿下可不是福建的延平王,这楚王殿下可是硬生生斩杀了十余万清军以及好几个满洲鞑王的存在,说句不好听的,论战绩的话就是那名震天下的李晋王也不如楚王殿下。

    李兴在顺江东下的期间更是颁布了楚王谕,着各军以竹书的形势投入滚滚的长江之中。

    书云:

    “孤近承大明监国殿下之命,旌麾所向,三楚皆定,今已攻拔武昌、安庆,长江水道尽入孤手,洪逆闻风而丧胆,多尼狼奔而鼠窜,今统水陆大军三十万直指吴越,望江左诸官见书即降,若有抗拒天兵者十族尽屠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马宝和李本深降了,在靖南军攻取安庆后的第二天,即在祈门宣布反正归明,同时率军攻打安徽南部诸府。

    安庆水师总兵曹聚奎降了,并在靖南军抵达之前诈开了庐州城门,向靖南军输诚。巘戅追文戅

    八月二十,靖南军水师攻克太平府治所芜湖,并擒清太平府知府黄宣朝,掌印都司徐学增等人,经报李兴后,第五镇镇镇将陈博命将黄宣朝、徐学增等人全族十族尽数斩杀,以震慑江南诸官。

    夺取太平府后,李兴率部继续东下攻打应天府,并派第四镇镇将李广恩领兵等进攻宁国府,击败清宁国守军三千余人,并斩杀宁国知府朱锡元,通判曹鼎以及推官钟定等人,占领宁国。

    宁国府府下辖诸县皆降,大小官员尽弃顶带而换冠裳,有官员寻明时衣冠不得,便花重金从山中道人处购买,又或从戏子处购买。各式故明衣冠,飞禽走兽不分,闹剧十足。

    沿江而下的靖南军主力主力进展顺利,北路军秦风部亦进军神速,闻安庆失守,安徽操江巡抚宜永贵投降,清和州总兵刘士元率部归附,随后自请为先锋攻打滁州。城中清军坚守两日,不支溃逃,滁州遂下。奉楚王令谕,刘士元将城中不降官员士绅尽数诛杀。

    至八月二十二日靖南军前锋进入应天府境内,清鞍山守军不战而逃,靖南军水陆并进直驱南都门户大胜关。

    所谓黑云压城城欲摧,面对靖南军如火如荼的攻势,清廷两江总督郎廷佐束手无策,只得用应对郑成功的方略派人向李兴请降,并积极将南都周左的清军调入江宁。

    其书中更是极尽阿谀之能事,只言他亦是汉人出身,其叔父已在靖南军军中任职,如今楚王大军既到,他本应束手以待楚王雷霆,然其家小尽在北京,还请楚王殿下宽容月余,待其将家小救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