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尔衮、一次失败罢了(第1/2页)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这里倒是真的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让你解决这个忧虑。

    虽然是利国利民,但是到时候一旦实行起来,可能你的钱财也就不够了。”

    江枫想到的方法自然是以工代赈。

    这种方法在什么时代,都是非常受用的,并且也是一个非常明确地政策。

    国家有钱,非常有钱。

    因为造钱的机构就是国家建立起来的。

    只不过,现在的大明还没有那种国家管理经济的正确方式以及思维。

    所以现在的钱财其实多少有一些泛滥,有钱的人会越来越有钱,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敛财。

    没钱的人,只会苟延残喘。

    崇祯皇帝连忙说道:“请国师指教。”

    “以工代赈,就是让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去做工程,比如修桥、修路、修建水渠、修建水库等等。

    除此之外,还能够建造都城,扩展都城的居住面积,提升人口的密度等等。”

    江枫慢慢地开始讲述他已经讲述了好几遍的以工代赈的方法。

    不管是贞观时候,又或者是盛唐时期,还是南宋的时候。

    江枫都和帝王讲述过以工代赈的方法,并且还是根据每一个王朝的情况来讲述。

    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来看,以工代赈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能够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现在很多百姓都没有收入的来源,靠着种地,那是不行的。

    因为大明很多土地都是有主之物,农户也可以一个人耕种一大片土地。

    再加上以后要是有了高产农物之后,种植粮食就更不需要那么多的农户。

    这些百姓到时候该怎么办?

    那就只能让他们从农户变成一个工人,从一个工人变成一个商人。

    真正能够发家致富,已经不是耕种就可以解决的。

    崇祯皇帝认认真真地听着。

    一个时辰之后。

    他总算是明白了以工代赈的好处。

    “幸好今日前来询问国师,不然我的那些钱都要被我给存到了银行里面了。”

    崇祯皇帝似乎真的有一些后怕。

    其实这也是可以想到的,没有江枫,崇祯皇帝真的就要把钱存进了银行。

    到时候,他想要再取出来,那都不可能了。

    不能取出来,拿着那么点的利息,那可真的是浪费了。

    崇祯皇帝回到了皇宫之后,就召见了工部尚书徐光启,让他去找人做一件事情。

    以工代赈虽然不是皇家银行或者是国学院一样,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程。

    但是却也关系着大明天下人的民生。

    徐光启就推荐了郑崇俭。

    此人也是有着一些能力,算得上是一个守节之臣。

    崇祯皇帝也就点头答应了,然后在朝会之时,就提出了以工代赈这个政策。

    当他解释完了以工代赈的好处之后,朝堂之上的百官,都是大开眼界。

    他们觉得自己这些人似乎好像是已经失去了意义。

    完全就成为了一个工具人。

    工具人孙承宗在朝会之后就召开了一次御史台的会议,探讨关于以工代赈时期,如何保证那些工人的利益。

    这是崇祯皇帝亲自叮嘱给他的事情。

    “以工代赈这个想法当真是利国利民,但是作为御史台,我们不能因此就失去对这个领域的控制权。

    你们一定要想出来一个对策,在以工代赈这个国策实行之后,就要保证那些个工人的利益。

    确保每一个工程完工的时候,工人都可以得到一笔钱财,也要保障工人的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