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八方风雨汇赣州(二)(第2/3页)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时无法突破防线。眼见强攻之势受挫,沐剑声采用了避实击虚的办法,悄悄抽调了一半的兵力,对北面清军兵力薄弱的崇义和上犹两县发起攻击。

    虽然这两县也早就有所防备,但是由于这里的清兵多次被抽调后,兵力十分薄弱,而且战斗力也很差,在经过了十余天的转战之后,到了九月下旬时,明军成功拿下了这两个县城,既解除了己方大军侧翼的威胁,也达到了从侧翼威胁南康城的目的。

    随后明军迅速吸收消化了败兵,除了留下部分人马守卫两县外,又另外集结起了万余大军,顺上犹江而下,于九月底到了赣州西面三十余里,轻松攻占了位于两江交汇处的凤岗隘口,然后就地设防,截断了南康城和赣州的往来通道。

    得知凤岗隘口失守,赣州守将希尔根大惊,立刻亲自率领了两万多人马出城攻打凤岗,准备重新打通和南康县的联系,不过等他们到达凤岗时,发现明军早已经撤退,清兵不过是徒劳一场。希尔根很想带领军队继续西进,恢复崇义、上犹两县,奈何西进了不过二十余里,就受阻于龙华岗附近。明军依仗地势,在山隘险要处严阵以待,清兵几次攻打都徒劳无功,接着又在两翼发现小股明军,希尔根十分担心后路的安全,加之此时赣州城内仅剩万余人留守,万一要是被截断后路,那形势就大不妙了。随后清兵只好撤退,回到凤岗一线分兵布防,全力保持府城到南康县城的通畅,而希尔根自己则带剩余人马返回赣州,全力保证府城的安全。

    由于上犹两县的失守,使得南康县城的侧翼顿时受到明军的威胁,莽依图深感己方兵力不足,而战线又拉得太开,容易被对手分割包围,于是向希尔根提出放弃南康的建议,集中兵力守护赣州城和附近要点。不过这个建议被希尔根予以否决,遭到了上司的叱责后,莽依图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坐困愁城。

    其实,虽然希尔根在表面否决了莽依图的建议,不过他在心里也是有些赞同这个建议的,只不过作为赣州主将,他深知南康此城得失的意义,因此必须要考虑到丢失该城的严重后果,绝对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他不但要考虑康熙的想法,也要考虑顶头上司喇布等人的意思。如果不能够说服上司的话,他是不可能去独力承担这等责任,否则万一到时候会战失败,皇上追究责任时,自己就极有可能成为替罪羊,所以他必须要提前征求喇布等人的建议才行。

    怀着这种心思,于是暗中把莽依图等人的书信转呈给喇布等人,这样的话,最终的决策权就交给了南昌的喇布,他则置身事外。可惜的是,从赣州到南昌,路途近千里之遥,即便是加急传讯,往返没有个几天时间,根本就无法完成,等到讯息传到,早就错过了时间。

    至于说使用信鸽来传讯,倒是个好方法,可是经过了长时间交战,面对山区诸多的天敌,双方信鸽的损失也不在少,早就已经要损失殆尽,根本无法承担一般性军情的传递了,为此希尔根决定采用稳妥点的办法,以守代攻,依托城墙来和明军周旋。得知了清兵在凤岗重新修建防御工事,沐剑声立刻大致明白了赣州清兵的想法,于是决定趁对手还没有作出改变之前,把敌军各个击破。

    修整几天之后,于十月初五,沐剑声集结了近四万大军,分为南北两路,对南康守军展开了强攻。在白天经过了连续的攻击,大大降低了清兵的战力之后,明军连夜展开攻击,沐剑声此战更是身先士卒,亲自带领突击分队,借助夜色掩护悄悄登上城墙,顺利突破了南康城较为薄弱的一角,然后明军先锋大举突进,杀散守门敌军,同时打开了城门,放大队明军攻入城内。

    随后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借助己方的火器优势,明军很快就取得上风,次第攻占了多半个城区。眼见大势已去,加上主将莽依图其实也早就有撤退之意,于是借势收拢剩余军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