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借兵朝鲜拒罗刹(第1/3页)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珠的这一个建议,立刻在大殿引起争议,一些偏于保守之人,立刻反对说这会降低大清的亲和力,有碍大清的宗主国形象,又有人说朝鲜国的士兵战力低下,不堪重用,还有人说这些朝鲜人贼性不改,恐怕兵败时会祸害百姓,而一旦得胜则骄狂难驭,甚至会以此为由,进而要挟朝廷;当然也有人表示了赞同,认为对方虽然不堪,却也可以适当的利用对方云云。面对这些争论,明珠纹丝不动,因为他已经确定,面对如今兵力枯竭的现状,康熙必定会采纳这个建议。

    康熙听了手下的争论,一时无法拿定主意,于是就询问明珠,有什么具体措施和建议没有,明珠立刻回答说道:“皇上,那朝鲜兵虽然战力较差,然而只要经过一番战事的历练后,估计还是可以具有一定的战斗力的。眼下朝鲜国人口,据称已多达数百万,想必抽调个十余万人当不是难事,而这些人再经过一番战斗的淘汰,起码也会余有四五万人精锐,可不是少数啊。也许让他们这些人立刻就上一线厮杀会比较勉强,但是去做一些次要的事情,比如协助守城、运送物资,修筑工事等等,这些人是完全可以胜任的。至于说对方是否会寻机作乱,或者是要挟朝廷,奴才以为完全不可能,因为只要设法把他们分成许多小部分,打散开来派往各处,再和我们的军队进行混合编组,避免他们抱团,就完全可以避免他们会作乱这种情况,而有了这几万军马的补充,皇上的用兵就要宽裕很多了。而且这样以来,也就变相的削弱了朝鲜国内的战争潜力,也就避免了类似布尔尼那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杜绝了朝鲜国趁着战局不利,前来捣乱的可能。”

    这个挖掘朝鲜国战争潜力来为大清所用,同时能够抵御罗刹国侵略的办法,正是卫鲁按照沐剑声的指示,提供给明珠的妙计,这样既可以让清廷暂时度过危局,又可以同时削弱北极熊和棒子两个未来潜在的敌人的实力,同时又让卫鲁借此机会进一步取得了明珠的信任,可谓是一举三得,岂不妙哉。

    听了明珠的这个建议,康熙顿时眼睛一亮,是啊,这个建议的可行度很高啊,如果能够多出几万人马,自然可以大大缓解前线的形势,至于说朝鲜人愿不愿意,其实已经不由他们自己做主了,在如今这等局面之下,哪怕是把整个朝鲜抽空,也要达成自己的目的,于是康熙在心里已经偏向于采纳这个建议了,至于说朝鲜国会拒绝命令,则根本就没有被众人提及,很显然,大家一致认为,区区朝鲜小国,怎么敢拒绝我大清的命令呢。

    当然,清廷一干臣子对这个提议也赞同者甚多,这时就听见周培公近前说道:“皇上,明珠大人所言极是,微臣也以为,如今北方草原上罗刹人祸患甚重,既然朝廷兵源有些吃紧,不若正好先用这些朝鲜兵为补充,去剿灭这些罗刹马匪,一来可以消除北方的祸患,再者也达到了练兵的目的。微臣不才,愿意为陛下分忧,前往那朝鲜国,征集十万朝鲜士兵于麾下,为我皇分忧。”这周培公胸有韬略,自负智计满怀,一直想要领兵作战,一展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扬名天下,所以一见有这等好机会,于是立刻出言毛遂自荐,力争能够尽早上位,参与统兵,发挥自己的才干。上一次因为明珠的干预,他错失了绝好机会,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争一争。

    一听周培公的慷慨建言,康熙连连颔首,显然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既能够消除北线的隐患,同时还能够练兵,很好!只是具体派谁去担当此任,可就要好好的思量一番了。毕竟事关数万大军的指挥权,而且事关清廷的空虚大后方,而周培公毕竟是一名汉人,还没有获取康熙的绝对信任,再者他眼下才从三品的资历,似乎还是有些勉强,以他为统兵主将,这大殿里面的重臣们未必会心服啊。

    老奸巨猾的索额图一看康熙神色,立刻明白他的心思,立刻就开口进言道:“皇上,奴才以为周大人的建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