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水陆联手出赣南(第2/3页)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险要程度,可以说如果采用正面进攻,即便是沐家军火力占优,若是没有五到十倍以上的兵力,和敢于付出巨大伤亡的决心,很难攻破这个关卡,因此强攻梅岭关的作战方案,一开始就被沐剑声排除在计划外,他不想因为一个梅岭关,就大量的损失眼下手中的这点宝贵的人手,和对手对拼消耗是下下之策。

    与几名重要心腹商议之后,又经过仔细细致的考虑,沐剑声决心依照昔日攻克吕宋天海城的旧例,依旧由自己亲自带队,采用特种作战的方式,力争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个难关。

    尽管在英德之战中,沐剑声因为身先士卒,几乎陷入绝境,使他意识到自己亲临前敌所蕴含的危险性,不过要是进行类似的特种作战,那么惟有自己亲自领兵,出乎敌人意料之外,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而超人一等的夜视能力,就是自己最大的砝码。

    那梅岭关上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想要骗过山对面的清兵,悄无声息的突破防线,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拥有夜视能力,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优势,不加以利用岂不浪费?而且无论是佟国栋还是尚之璜和桑格,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不可能留下什么太过明显的破绽,所以清兵必然会在各处险要布下哨探,同时还会在自己的地盘埋下眼线,搜集情报,自家想要进行任何大的行动,恐怕都很难瞒过对方的这些耳目,所以其中的难度很大。

    不过沐剑声毕竟是具有后世思维之人,深信再严密的防线,也会有疏漏之处,只要找出漏洞,就会占得先机。所谓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梅山大寨的清兵里面,沐王府一方也埋下了不少的眼线,沐剑声等人早就通过自家埋在清兵的内线,对梅岭关的整个防线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几处破绽。

    其一,就是绿营兵和尚家军的不和。因为尚家军除了少数军官外,大多是南粤子弟,从语言到生活习惯再到军事素养,都和来自北方的绿营兵区别甚大,所以两方难免就会产生各种矛盾,由于满清上层一直采取偏向绿营而打压尚家军的做法,所以双方的矛盾日益加深,尚家军士兵的不满情绪已经十分严重,而这种矛盾要是能够好好加以利用,一定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其二,清兵在关上的重要位置修筑了三个烽火台,便于给山下的大余城传讯,这样传达信息虽然会很迅捷,可是仅仅依靠烽火,所传递的消息和内容太过简单,因此清兵已经有约定,不到万不得已,确认敌情时,是不会点燃烽火的,而且这几个烽火台还建在一些相对独立的小山头,守军也不过寥寥百余人,这样就让沐家军有了可乘之机。

    其三,由于受关上的狭窄地形所限,清兵在关上的兵力无法集中一处,而是分了四个地方进行驻扎,经过几个月时间打探,这些兵力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各个哨位的分布,岗位轮换的时间等情报,也已经很清楚的掌握在手,这样就给了自家突破前线哨探,随后突入敌方阵营,进行突袭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至于说其中究竟危险不危险,沐剑声还是觉得危险不大,清廷没有可以预知的超能力者,怎么可能就会有针对的设下陷阱?如果他们真有那么神的人,那怎么会有今日这般困境?最主要的一点,他们根本无法得知明军发起进攻的时间和方向,又怎么可能及时的进行有针对的埋伏?所以危险其实就不存在。

    根据详细的情报,结合攻克天海城的经验,又和手下的公孙云、西门雪、姚启圣、陈猛、归锺等人仔细商议之后,沐剑声基本有了一个进行突破的详细办法,经过估算,突击所需要的兵力,至少也需要一千名以上的精锐才行,而若是为了提高胜算,两千人才刚刚好。

    其实在突袭过程中,其中最难做到的,还是如何成功的隐瞒自己一方的调兵行动,不让敌军的密探眼线们提前有所察觉,一旦打草惊蛇,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