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南粤锣鼓声震天(第1/3页)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广州城,雄踞珠江之畔,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面积数十里方圆,有人口近二十万人,乃是今日大明王朝的临时陪都。由于处于海边不远的平川地带,此地实在是个易攻难守之地,难以进行有效的防守,尤其是面对来自海上的攻击,显得十分脆弱。在两年前,沐王府大军就是依靠庞大的水师舰队,以强大的炮火优势,仅仅三万余人马,就一战打败了尚之信,占领了广州,从而以此地为根基,进一步进占整个南粤,更以此地为陪都,重建了大明政权。

    眼下的广州城,与几年前相比,已经完全是两个样子。经过沐王府几年时间的励精图治,这里已重新恢复了昔日的繁华景象,甚至犹有过之。首先一点就是城防建设方面,王府不惜花费巨资进行整修城垣,补充防护力量,如今从江上远远看去,只见城垣严整而结实,箭楼高耸而坚固,墙上旗帜招展,城门卫兵冷峻严肃,手中刀枪密布,墙上炮口森严,完全是一派雄关要塞的景象,几乎坚不可摧。

    再移步走进城区,已经完全看不见之前那种到处都是脏乱差的恶劣环境,只见整个街面平整、坚实、干净,其上人来车往,摩肩接踵。两侧店铺繁多,酒肆林立,立身其中,满眼人流如潮,物品琳琅,喧闹热烈,繁华井然,俨然盛世之相。

    再仔细看时,两侧的绝大多数房屋都经过了翻新,既有青砖泥瓦,木石混合的小门小户,更有白墙朱门,飞檐画梁的高门大家,整个城区显得十分整洁干净,呼喝叫卖声不绝于耳,夹杂着孩童们嬉戏追逐的欢叫,街道行人融为了一体,许多故地重游者来到此间,仿似到了一处陌生的新地方,流连忘返。

    走在这焕然一新的街道上,随时可见民众们大多都挺胸抬头,他们脸上那种喜气洋洋的神色,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从笑容中完全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现在生活的那种满足感,足可见现在王府的治理深得人心。而且满街之上,到处都是衣袖飘飘的汉服高冠,许多人甚至还腰佩长剑,颇有几分汉唐旧有气象,再也看不见昔日那些随处可见的辫子和瓜皮帽等,也没有了那些欺行霸市的地痞流氓,以及随处可见的流民乞丐,更别提那种卖儿卖女的悲惨景象,整个城区的秩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自从广州城被列为陪都,为了维护首府重地的形象,也为了给以后的城市环境树立标杆,沐剑声就下令全城进行了大整修,首先一点就是大力整顿改造城内的环境卫生,为此不惜投入巨资。随后大批的老旧房屋被拆掉后重建,大小街道也被尽量加宽拉直,街面也全部用青石翻修一新,而城市里面的老旧下水道也全部进行了清理整修,以免拥堵淤塞。此外,还在人流密集交汇处,新建了大小近百处公共卫生间,派专人看护打理,并且还派人四下巡查,严查随地大小便的陋习,整顿市容市貌,得以彻底扭转了以前那种脏乱差的情况。

    其二,就是为了改善整个城市的人文环境,还在城内中心地域兴建了一处复兴广场,又点缀添置了一些亭台水榭之类,共占地接近百亩,作为百姓日常休闲的去处,和一些庆典的场地。之后又在城外附近,依托几处湖泊和越秀山,新建了几处颇有现代气息的公园,作为游玩踏春的场所,得以大大提升了整个广州城的品位,虽然还不能与苏杭南京等地相比,却也差距不大了。

    为了这一系列的措施,王府花费了数百万两巨资,但是却在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时,也解决了大批流民的工作问题,并且带动了相关的一些小产业的发展,又通过对相关的流转环节征收了不少的赋税,就变相收回了部分投资,这时一种典型的以内需来拉动经济的模式,加快了资金流通,提升了经济发展。

    其三就是以工代赈,组织大批的农民和失业流民,对因为战争而荒废的田园村落房屋进行整修,大力鼓励养鱼种树,桑蚕养殖,恢复社会生产能力,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