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西征肇庆故设疑兵(上)(第1/3页)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后,这三路大军相约互相扶助守护,互为援手。这其中,刘国轩部主要踞守于梅州,对抗北面赣南的清兵,同时伺机进攻闽西,反守为攻;而刘进忠部则主要负责打通漳州,全力保持与台湾方面的联系,维护战略主动权;至于沐王府的军队,将全力守护惠州与河源,阻挡赣南的清兵南下,为这两家守好西面的后路,联通粤中。

    这样一来,三家总共有数万军队,呈品字型分部,协同而动,整个粤东局势立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攻守之势迅速翻转,明军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眼见东线局势已经趋于平稳,沐剑声准备返回,于是留下钱易率领教导一旅镇守惠州,临时兼任惠州总兵,总理军民大权。为了稳妥起见,又调来了老谋深算的姚启圣担任他的参谋副将,同时迅速从琼州吕宋两地,抽调了一批各方面的人才到这里任职,掌控地方,配合他们稳定当地的局势,恢复地方秩序,同时敦促他们尽快整顿挑选俘虏,招募民壮组建新军,补充军力。

    七月中寻,沐剑声率领剩余三千部属,押送着近三千俘虏返回广州,留守的白寒松率领部属出城数里前来迎接。沐王府随后召开了庆功宴,一是提升士气,二是震慑当地各个家族和暗地里面的敌人,显示实力,争取人心。

    果然宴会之后,很多态度暧昧的家族都作出了投靠王府的选择。沐剑声吩咐属下对俘虏进行挑选甄别,其中罪大恶极的留下出征祭旗,剩余可用之人就补充进新军团,在琼州进行整训,顽固不化者和可疑分子就全部押到吕宋去开矿,白寒松随即安排人手完成这任务。

    这样从四月初王府起兵,仅仅三个月时间里面,就完成了在大陆成功立足的首要计划,稳定了粤中粤东的形势,那么下来的目标,就是扫清粤西粤北,彻底据有广东,作为王府在大陆的根据地。

    从四月下旬到七月中旬,新征的三万士兵在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训练之后,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火枪和刺刀,列队和阵型也初步有了模样,随着王府的长风军校的第二批学员毕业,充实进入各个新兵团任职之后,不但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大幅提升,而且王府对新兵团的掌控力度也大大加强。虽然这些部队的实际战斗力,距离沐剑声心目中的要求还有些距离,可是在这等乱局之下,战机稍纵即逝,为了迅速打开局面,于是沐剑声决定展开后续第三步的行动计划,就是攻打粤西,清扫广州左翼,在战斗中历练部队。

    此次西征,沐剑声依旧留下白寒松等人,以教导二旅和三个新兵团守卫广州,他只带领警卫营、黎民营、昆仑营等教导师师部人员,以及袁随云的沧海团,和一个新兵团共计不到七千人,沿途又从香山、新会、佛山等地调集了五千余兵马,然后在水师分舰队的护送下来到三水,与这里的原有的近万人马汇合。

    目前总领三水前线军事的,是教导二旅的副旅长李林,原是桐柏山大寨里面的一名头领,李西华的忠心下属。随着几年前进入王府后,显露出了很强的统兵才能,逐渐被提拔起来,眼下已经是一城主将了。他的副将是施世骠,施琅的儿子,也是一位能力很强的将才,眼下已经是副团之职,实领团职。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个人指挥着万余人马,借着河道纵横的地利,在水师的配合下,三次打退了肇庆方面清军的进犯,有力配合了沐剑声的东征,稳住了广州西面的局势。

    沐王府的左翼军队汇合之后,陆军突破了两万人,再加上江面上的三千水师,兵力基本与肇庆的清兵持平,只是由于此地距离北面的清远也很近,沐剑声担心,万一自己要是倾巢而出后防空虚,被对方突袭三水,断绝后路的话,那就十分不妙了。

    为此沐剑声加强了对各处情报消息的打探,很快就根据王府的密探消息得知,眼下在肇庆的清兵,虽然号称三万,不过去除空饷后也就两万余人。根据李林的说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