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得到旨意(第2/3页)  我在大宋当提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到自己的宅院。

    进门就看到李媗之和董秋荻迎了过来,问东问西。

    杨宗谨把自己和八贤王的对话说给她们听,并且继续坚持自己的态度。

    李媗之道:“夫君心意已决,妾身自然支持。只是这样的话,会不会让你在八贤王面前变成一般大臣,而不是那个执着于找出真相的提刑官。”

    这话说得很委婉,是提醒杨宗谨不能失去八贤王对他的支持。

    杨宗谨叹息道:“主动权从来不在我的手里,这要看朝廷的态度。就耐心的等着吧,不急于一时。”

    李媗之知道杨宗谨并非漠不关心,相反是做了大量幕后工作,只是不好说出口。

    等杨宗谨进了书房,董秋荻开口问李媗之:“夫君这次是怎么啦?完全没有前面的硬气,更多了点软骨头的感觉。”

    “并非夫君是变了,而是这件事很特殊。不是凭借意气用事可以解决,必须要朝廷先拿出态度才行。”李媗之解释道。

    “这很重要吗?”

    “当然。科场舞弊案这么多的考生舞弊,背后有多少利益往来,千丝万缕又盘根错节。他们彼此串连,又互相掩护。如果朝廷态度不够坚决,那问题就只能搁置。”

    “这难道比‘狸猫换太子’一案还难?”

    “难!狸猫换太子是皇室内部和两大主要派系之间的斗争,规模控制不大。但是科场舞弊案可是牵连甚广,从上到下还牵涉到宫里,不以派系划分,而是利益的大小团体,针对很可能是整个大宋朝野。”

    “原来如此。”

    董秋荻望向书房,心里不禁为杨宗谨的未来担忧。

    杨宗谨自然也知道,只是没有说出来。而是在书房继续用纸写着关系网,一条线一条线的串联在一起。

    一待就是大半个下午,眼睛都有些花了。

    出来时,天已经夕阳西下。

    残阳如血,染得天地人间一片红。

    “夫君饿了吗?”李媗之信步走来。

    “还好,”杨宗谨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走,咱们去吃好吃的。”

    刚要走,却见赵福霖快步来了。

    手里还拿着诏书。

    “杨宗谨接旨。”赵福霖朗声道。

    杨宗谨和李媗之及附近的下人全部跪下,听着。

    赵福霖道:“制曰:安邦定国,人才为先。治国理家,百姓为本。朝廷规程,遵守有度,此国所兴隆也。科场舞弊案以来,流言非非,国家失序。朕不能以祖宗基业为朕之颜面,而让宵小之徒趁机逃纵。特下诏,命白身杨宗谨暂为刑部主事,赏金牌一面,许出入自由,彻查此案,钦此。”

    “臣领旨谢恩。”杨宗谨双手举起,接过诏书。

    赵福霖又道:“官家对此事极为重视,托我带话给你。上次匆匆一面,虽然无缘私下交谈,却神交已久。望你以大局为重,彻查此案。”

    杨宗谨道:“请公主代为致意,臣一定会查清此案,为官家,也为寒门子弟讨个公道。”

    赵福霖微微一笑:“那我就拭目以待。”

    正事办完,李媗之邀请赵福霖一起去吃饭。

    赵福霖欣然同意。

    杨宗谨却道:“你们去吃,我要去一趟高升聚。”

    “不吃饭吗?”李媗之问道。

    “事情要办,再回来吃饭。”杨宗谨招呼着凌宠陪他一起去。

    李媗之也不阻拦,和赵福霖相视一笑,一起进了屋。

    且说杨宗谨和凌宠再度来到高升聚,店老板态度十分恭敬。

    “前次已经搜查过一遍,不知道这次还有什么好搜查?”店老板微笑的问道。

    杨宗谨道:“我不问他们,只想问唐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