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3章 战蒲坂飞旌斩黄龙(第2/3页)  大唐第一杠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特么的,这小子调兵,何时正大光明过了?

    远的不说,单是月前两千边军骑兵南下入陕,都是过了蒲州才有人报给兵部的,差点把兵部尚书任瑰给气哭。再有前不远,冯立出兵攻占王屋、司马长安东入河洛,哪次真正提前报备了?

    想到这里,老李反倒放下心来。

    就像裴寂猜测的那般,真要涉及到兵权,他其实不信任何人,只放心自己儿子。而事实也证明了,军队在他三个儿子手里才是最稳妥的。就像李大德,虽然不老实,但刀口始终是对外的。

    “所以,你又做什么了?难道是派人报复了魏刀儿?还是你叫冯立又进攻了,想趁机吞下河内?”

    某皇帝挂着自信的表情微笑,拍了拍他儿子落在肩膀上的“小手”,还不等出言宽慰,随着一阵令人悚然的“嘿嘿”声,某杠精那随后而来的解释就让他忘了呼吸。

    他儿子的刀口对外是不假,但老李怎么也想不到,这混球真的是谁都敢砍。

    而且这次,用的还是他的刀。

    蒲州,蒲津关。

    这世上本没有关,打的人多了,就成了一道关隘。

    这里之所以要建关,看名字就知道了,是为了对面的蒲津古渡。

    当初打毋端儿时,右骁卫是怎么飞跃龙门天险出现在河东境内的,老李本人最清楚。现在他既然掌权了,自然第一时间就派人把这处暗门给堵上,免得别人到时候也这么给他来一手。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里还没被人打过,关城也只是个粗坯,连个门都没有。

    除了因为秋收耽搁了工期外,也是老李想要在古渡的基础上建一座铁索桥,连接两岸关楼,方便贸易,同时也加强防守。

    本来在龙门以及韩城铁匠们的日夜赶工下已经连上了两处铁索,但不知为何,现在又没了。

    此时,肩负守关重责的蒲州法曹靳孝谟便站在东岸建了一半的关楼上,直勾勾的看着对岸的梯子崖,不时摸摸自己的脑袋还在不在脖子上。

    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听了孙华那家伙的鬼话呢?

    正祈祷间,一阵风自上游河道吹来,波涛中隐带马声嘶鸣。过不多时,上胡岭的方向就升起了狼烟。

    “嘶,竟真有敌军出现?”

    后者当即愣住,接着便忙不迭的回身大吼:“快!集合兵马!速速支援武乡公!”

    这会儿现出兵当然是来不及的,好在孙华从头到尾也没指望过他。

    时间回到两刻钟前,他还在蒲津关伤春悲秋时,上胡岭北麓山口外尘烟冲天,已现大片骑兵的身影。

    按照距离,骨咄禄特勒的信使这会儿能不能到突厥牙帐都很难说,所以来的其实是梁师都的人马。

    后者月前才刚被始毕可汗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正是野心膨胀的时候,加之这次突厥信使过宁朔时并未对他隐瞒此行经过,使得他认为浑水摸鱼的时机到了。

    毕竟相对南面那位,他才是始毕的亲狗腿。只要这把能瞒过三川的唐军,趁机在黄龙山以南打下一块地盘,阻拦在他和李唐之间的天堑便不复存在。届时无论李渊和萧后谁输谁赢,在既成事实的结果之下,突厥总不好逼着他再把地盘给让出来吧?

    所以就在那信使前脚刚走,后脚他就匆匆集合了三千骑兵,又忽悠几个做客的突厥小头目凑了两千人,以大将刘旻为先锋绕黄龙山攻蒲州。同时令其弟梁洛仁率三万步卒压后,待前锋打下蒲津关便顺势南下。

    绕黄龙山攻蒲州,且不说后续布置如何,单就前期路线来说,其实很冒险。

    东面靠黄河一侧的山脚多是陡峭山崖,想进蒲州,就只能在上胡岭与下胡岭之间的山坳穿过去,从背后攻蒲津关。

    为了打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