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6章 孤军喋血落胡笳(第1/3页)  大唐第一杠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比历代前辈们留下的经典案例,无论是始皇帝的庸城之变、戾太子的巫蛊兵变还是司马懿的正始夺权,有一点总是极其相似的:    城内主事者主导方向,城外总要还有相当数量的军队加以策应。    毕竟为求稳妥,己方便是先发制人行偷袭之举,也不能与对方的兵力相差太悬殊才是。何况还要考虑万一提前暴露的后果。    所以在万事俱备之后,杨续瞒着所有人又安排了一招“普烂德碧”。    怕是就连老李都没有仔细想过,添为前朝请大夫的杨续乃是华阴望族。而这微不足道的信息,足以把他与某个完全置身事外的人联系在一起:前隋华阴县令、大唐义安郡王李孝常。    当然了,这不是说靠这点关系他就能说动后者随他反叛。而是顺着这层关系,就不难理解他的另一路援兵所为何人。    因为献出永丰仓的功劳,李孝常算是李氏宗亲里受封赏较重的人,连带他的手下诸如刘德裕、元弘善等旧部也都捞到了不错的位置,分别为右武卫库直骑与左统军,负责京畿驻防。    而这两位,包括手下的府兵旧部,俱是华阴子弟。    “快快!莫要慌乱!他们不敢追来,吾等还有援兵,吾等还没输!”    西内苑宫墙下,在禁军的箭雨中艰难撤退的队伍充满惨叫喝骂,杜伽那与王行本不断安抚,杨续也适时高喝,稳定着军心。至于杨侑与独孤怀恩,此刻已然有些懵了,只顾撒丫子奔逃。    早先还觉得今夜这场雨下的好,正好掩盖了他们的踪迹和脚步声。然而此刻随着队伍不断在泥泞中摔倒,许多人便又觉得老天爷可真特么会挑时候添乱。    “快,就快到了!”    隐隐的,随着城墙上的羽箭渐歇,呼喝喊杀之声传来,便见自安礼门与元德门之间的城墙上正有士兵交战,显然禁军还未来得及夺回城门,跑在最前的某尚书省郎中便喜形于色。    刚刚在玄武门下时他被人挤去了后面,倒是不曾露脸。这波若是能逃回东宫,说不动他还有机会原路出去,假装回家睡觉。    不仅是他,此刻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冲回来的人大都松了口气,不自觉的加快着脚步。    便在这时,一阵“pia~pia~”的声音自东面穿过雨幕,很快就连成一线,隐隐的,似还有呼喝之声传来。    “哈哈!定是某安排的援兵到了!”    杨续推开身前挡路之人跑到最前,听着越发接近的响声,又诧异的嘟囔:“怎么听起来像骑兵?”    既是宫变,那有可能的战场便是城墙亦或是各宫廊道广场,骑兵根本施展不开。何况就他的了解,刘德裕和元弘善手下也没有骑兵,现今长安周边除了北面的唐王六军,便只有……    “不好,是突厥人……”    不等他吼完,随着一道闪电划过夜空,众人已是通过那刹那亮起的画面看清了来者的面貌。    毡帽、皮甲、铁蹄、弯刀。    杨续想的不错,似城墙亦或廊道这种地形确实不适合骑兵作战,可对方也并没想过要去那些地方。    前锋骑兵冲过日营门,随着刺耳的摩擦声,前排的骑士便狰狞着举起了弯刀。    他们的目标,自始至终便只是西内苑的敌人而已。    已然跑近元德门的崔长先不等惊叫出声,大好头颅便随血光冲起,尸身还兀自往一旁跑了两步,才栽倒在宫墙之下。    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的可不止是杨续他们,便是元德门上留守的士兵也都下意识的躲避。    话说前几天那突厥使者还上赶着来拜见萧皇后,怎么眨眼就又和老李穿上一条裤子了?    正惊诧间,随前锋骑兵冲门而过的一员银甲将领给出了答案。    阿史那大奈,李渊亲封的从二品光禄大夫。与康鞘利那种受始毕之命前来帮忙的“雇佣军”不同,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唐人士,皇帝心腹。    “快!冲过去!此地开阔,吾等不是对手!只要冲进宫城,待到援军抵达,便是他们败亡之时!”    都到这会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