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徒子徒孙(第2/3页)  重生之我是大空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师的博学多才和智慧,一定会很厉害。

    不由自主,赵爱华的眼里露出了敬仰和憧憬之色,每次想到沈建南曾经以政治格局和经理理论提前一年分析出苏联会解体,他就会感觉全身血液都在沸腾。

    简直犹如神的预言,那时候,谁敢相信,拥有近三万枚核弹的苏联居然真的会解体。

    “小赵。”

    有些熟悉的声音忽然传来,走出教室的赵爱华下意识转身,等看到是谁在叫他,方正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激动和惊喜之色。

    “沈、沈、沈老师。真的是您?”

    在讲台上嘴皮子很利索的赵爱华忽然结巴了,稍微有些黝黑的脸上,也浮现起暗红之色,他真的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能看到沈建南。

    沈建南洒脱一笑,很是有些感慨这个时代的师生关系,看着激动到嘴皮子都在哆嗦的赵爱华,沈建南拍了拍他的肩膀帮他缓解一下情绪。

    “怎么。带着眼镜还看不清楚啊。不是我是谁。”

    “您、您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一会了,在你刚才上课的时候就来了。”

    “老师......我......”

    沈建南这厮的眼神多毒,赵爱华的紧张,他哪会不明白赵爱华在害怕什么。

    “表现的很不错,比我更像老师。”

    “谢谢沈老师。但您妄自菲薄,可是折煞爱华了。”

    “哈哈!”

    “......”

    两人在外面的交谈,吸引了楼上学生们的注意,赵爱华像是小学生的表现,让不少学生都呆了。

    赵爱华是谁?

    经济金融系风评最好的老师,谈吐幽默,举止大方,颇为儒雅风度,从来不发脾气,性格又好,让人很有好感,总会引据古典历史和名家大作将经济和金融以及国粹精髓文学结合在一起,令人闻之倍感大气和严谨。

    从《孙子兵法》,到《易经》,再到《鬼谷子》和《势数》《道德经》,让人能够清晰感觉到华夏千年传承文化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巨大用途。

    可现在,那个让人敬仰,平时经典文言文信手拈来的赵老师,居然像是小孩子看到大人一样涨红了脸结结巴巴,而他对面的那个人看上去却好像比他年轻了至少五六岁。

    “跟赵老师说话的那人是谁啊。”

    “不会是赵老师以前的学生吧。”

    “你什么眼神。没看那个人比赵老师小很多。”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那是赵老师的老师沈老师,我以前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见过。”

    “对,对,我想起来了,就是开学典礼上的那位沈老师。我怎么给忘了。”

    “这个沈老师是什么人?”

    “这你都不知道?咱们学校的捐款名单你还记得不?就是捐款金额最多的那位,在开学典礼的时候讲过话。哦,你那时候还没到学校,怪不得不知道。”

    “......”

    楼上学生们的议论让沈建南不由笑了下,这厮抬头看了一眼学生们,滋着牙挥了挥手。

    赵爱华是他的学生,楼上那些学生,从关系上来说,可都算是他的徒子徒孙,等到将来,这些天之骄子走出校门,也都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栋梁基石。

    一种傲然和自豪感悠然而生,望着那一张张的年轻的脸,沈建南仿佛已经看到,在他们的点点努力下,这个国家,整个民族,提前走出了困境。

    在他们的点点努力下和薪火相传下,一代人影响一代人,被外国人欺负抢劫不敢反抗的局面提前终结了。

    阳光明媚,梧桐树叶遮住了酷热,为路人带来了舒适的环境。

    走在通往学校校务处的路上,望着四周的梧桐树,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