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巡视地方(第1/3页)  三国之谋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平四年五月,青州。

    齐国巨淀湖附近广饶县,绿油油的稻谷一望无际,风吹稻花,香味扑鼻。

    陈暮在氏仪等人陪同下,带着学生巡视稻田,体察民情。

    当他走过的时候,每一个在田里干活的农夫都停下了手,向他弯腰鞠躬。

    戴着帽子的人脱帽敬礼,少年敬畏又带着一丝羡慕,少女们眉目含羞,眼眸中透露着丝丝情意。

    每当陈暮从县城里出来的时候,不说万人空巷,至少每一个已经嫁作人妇的女子都咬碎银牙,暗恨跺脚。每一个未嫁的女子都暗送秋波,眉目传情。

    若不是出行的时候皆有护卫保护,恐怕投在他身上的香囊、鲜花,以及拥挤过来的人群,要将他淹没在海洋里。

    不得不说,今年已经20岁,正式及冠的陈暮外貌已经彻底定型,身高约有一米七八,体态修长,皮肤洁白,五官精致到足以让任何一个女人嫉妒。

    特别是那一双狐眼,含笑看人的时候,即便是男人也得一套一套的,实战起来就拉垮。

    在这一点上还是刘备看人眼光准,诸葛亮重用马谡,刘备却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可见刘备确实是知人善用的典范。

    “那若是洪涝呢?”

    陈群又问。

    陈暮想了想道:“那就得多种树,多挖渠挖湖。”

    “多种树?”

    学生们面面相觑。

    没听说过种树还能防洪涝灾害的。

    “洪涝灾害最大的危害是水流到处奔涌,又裹挟着泥土,如此泥石流冲刷,不仅田地受损,房屋也要被淹没。而种树可以锁住泥土,泥土可以吸收水,不让洪水泛滥成灾。”

    陈暮就趁着这个机会,将树木与水土流失简单地叙述了一遍。

    汉朝的水土流失情况并不严重,根据中记载,当时的黄土高原“杂木交荫,云垂烟接,翠柏烟峰,清泉灌顶”。

    另外据现代考证,在秦汉时期的黄土高原,森林的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那时的黄河里流的是清碧的河水,黄河也很少泛滥成灾。

    一直要到宋朝人口暴涨,经济发达,树木开始大量被砍伐,情况才会变得十分严重,天灾人祸不断。

    所以这个时候黄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并不算多,都是大雨导致,最多的就是旱灾。

    如果是普通的暴雨,可以不用去管。但如果是那种连续很多天的暴雨,使得河流涨水,确实需要防范洪涝,就得多建造蓄水的人工湖泊,多挖通人工渠,多种树锁住土地让土地吸收水分。

    这也是陈暮现在在做的事情。

    毕竟他想要推广占城稻,水利设施就不可避免地要大兴修建。趁着现在还有钱的时候,多修渠挖湖造路,百利而无一害也。

    一者,民众农闲之时,官府出粮食,给少量工钱,让民众农闲时有饭吃,有钱赚,利于经济流通。

    二者,水利设施可以防洪涝,防旱情,对抗天灾的时候很有好处。

    三者,占城稻能够慢慢普及,增长粮食。

    因此陈暮现在在整个青州大兴土木,招揽冀、徐、扬三地无家可归的流民,让他们开垦荒野,挖通水渠,建造人工湖泊。

    陈暮从中平二年十一月来青州上任,到现在已经中平四年五月,一年半的时间,是青州人口增速最快的一年半。

    不仅政局稳定,经济平稳增长,甚至连原本四处盗匪的北海东莱都已经海晏河清,少有匪患,可见他施政手段还是相当不错。

    当然。

    这也是目前青州土地兼并不严重,豪强被陈暮施展雷霆手段扼制,大量百姓拥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不需要造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