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陈暮是我弟(第1/2页)  三国之谋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备回村里只住了不到一周时间。

    前五天游山玩水,听闻刘备发家致富,衣锦还乡,以前的狐朋狗友都找上门来,四处游玩,每日与公孙瓒简雍等人醉生梦死,好不快活。

    到第六天终于干了点正事。

    汉灵帝封他为楼桑乡侯,理论上,整个楼桑乡的人交税都要给他。

    如今楼桑刘氏的族长正是刘元起,刘备就将这个问题交给了他,以后就由刘元起来负责收这笔税。

    食邑两百户说多不多,说少,当然算少的,毕竟一句“哦,是那个曲逆侯之后,一把火烧了长社的少年?”

    现在则不一样。

    随着刘宏说出这句话,同时天下张榜宣传陈暮为父报仇的事迹后,不仅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这么个人,连高高在上的朝廷诸公,都知道这位新晋的天子宠臣。

    朝廷上下态度虽然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隐隐保留着一丝敌意。毕竟与张让赵忠并列,能好到哪里去?

    当然。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是陈暮献策,怂恿汉灵帝收取田税。

    如果朝廷诸公知道的话,恐怕早就群情激愤,立即口诛笔伐,将陈暮描述为祸国殃民的妖孽了。

    陈暮踩着小趋步进了亭中,向汉灵帝拱手道:“拜见天子。”

    “子归这一去可是让朕十分想念。”

    刘宏含笑着摆摆手,示意让他坐下。

    “承蒙陛下挂念,暮感激涕零。”陈暮在一旁坐下,说着恭维话。

    刘宏大笑道:“子归这一去,家中大人是否安好?”

    陈暮叹道:“我父亲被那张纯征了徭役,与胡人厮杀被砍断了一条胳膊,伤了一条腿,但我父亲也不是孬种,杀了七人,战功赫赫。”

    刘宏肃然起敬,对左右张让等宦官说道:“子归家真乃一门忠烈也,下诏书,封子归之父为乡侯,赐百金。”

    陈暮大惊道:“这如何使得,陛下厚爱了。”

    “嘿嘿。”

    张让在一旁笑了起来:“子归莫要谦虚,你可知道如今国库之中有多少钱?”

    国库有多少钱?

    这谁知道。

    陈暮摇摇头。

    张让与汉灵帝对视一眼,嘿嘿一笑,伸出两根手指头:“二十多亿,这还只是去年,若今年再收一笔,则国库更加充足。”

    根据等书记载,东汉时期全国耕地面积大概在7-8亿亩。

    扬州益州荆州算是富庶的三州,耕地总数1-2亿亩还是有。

    每亩交100钱,收上来能有100-200亿。

    虽然按照惯例,各地方需要截留一部分,再加上汉灵帝必须兑现自己的诺言,将大部分的钱都用来救济受灾最严重的冀、豫、青三州。

    但取个二十分之一,再加上地暖效应赚的钱,汉灵帝也瞬间暴富,国库一下子变得充盈起来。

    最关键的是这么收税并不伤百姓根本,伤的只是地方豪强而已。

    一县之地,如果算30万亩田,根据汉朝土地兼并的严重性,地方豪强占了一半,普通自耕农占一半。那么取消了口算赋税,自耕农要交的税就比以前少很多。

    东汉的口赋是从一岁收到十四岁,十五岁到五十六岁则是交算赋,如果一家五口有三十亩田地,以往三十抽一,加上赋税,一年大概要交2000钱。

    但这只是表面,这年头苛捐杂税无数,除了正常的田税口赋税以外,还有户赋、丁赋、更赋、献费、徭役税、单身税,一户人家,每年林林总总加起来要交6000钱以上,甚至还会更多。

    按照等书记载,当时一名普通百姓年收入一般在3000-5000钱左右。

    一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