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4章 主导权(第2/4页)  奋斗在开元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侍郎已经被谢直得有口难言了,他就非得较劲吗?

    至于在整个三堂会审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刑部侍郎,最好接着保持他的“神秘感”……

    兵部张侍郎,也不用说了,除了点头,他还能干什么?

    大理寺袁仁敬,别看他是大理寺少卿,按照道理应该主导这一场三堂会审,但是事涉军阵,人家根本不专业,再说了,张侍郎和谢三郎就是他出面请过来的,主导不主导的,起码他也不会去主动给谢直拆台。

    杜九郎不用说了,早让谢直喷得灰头土脸的,要是没有程序上的问题,他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现在看看坐在大理寺二堂之上的几位主审。

    大势已成!

    一个三连问,得堂堂兵部张侍郎再也难以开口说话。

    借袁仁敬和政事堂公文明确自“军事传家”的份。

    硬怼杜九郎!

    众人仔细回想了谢直今天的表现,一个个恍然大悟,敢人家谢三郎从杜九郎一进门就开始了。

    如何明确?

    必须明确主导地位!

    怎么办!?

    人家也是监察御史,与谢直的份相同,为啥谢直能行,他就不行!?

    为啥!?

    他们且不说,就说在这场三堂会审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那位杜九郎,他也不能干!

    但是,这里面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他谢直就算能耐再大,也不过是御史台的一名监察御史,正八品上而已,让一帮四品官员就这么听从他来审案?能心甘愿吗!?

    仔细一算,还真是人家谢三郎合适……

    张侍郎?他不懂大唐律法。

    袁仁敬?他不懂军阵之事。

    况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明确“主导位置”,那么谁来问?

    主审的,又多了两位“军事专家”。

    审问的,是军中将领。

    今天的这场三堂会审,又别有不同。

    三堂会审,说是三个衙门联合办案,但是也有不同的分工,也有了以大理寺为主导问案的传统,要不然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那就成了蛤蟆抄坑了。

    那是谁审谁呢!?

    案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不说什么就不说什么,你就听着?

    那还审个!

    没有问案思路,岂不就是打出溜,滑到哪算哪?

    没有主导位置,就没有一个明确地问案的思路。

    因为谢三郎做了一件审案时候最重要的事——明确主导位置!

    但是在大理寺这些官员、吏员的眼中,却不是这样说。

    这种强势,仿佛跟审案毫无关联。

    一连三个问题而已,得一位堂堂的四品侍郎,再也难以开口了!

    结果呢?

    别的不说,这一次三堂会审,请了两位“军事专家”,“以备咨询”,一个兵部侍郎,一个监察御史,一个四品朝堂中坚,一个清贵低级官员,任谁听到这样的配置,都会觉得,一定会以兵部张侍郎为主。

    今一见,大为佩服!

    至于其他人,更是大开眼界,都说汜水谢三郎是“大唐办案第一人”,不光在侦破方面厉害,在审案这方面也是厉害至极,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厉害法,难道就想夜审杨七一样装神弄鬼吗?

    想到这里,张侍郎暗自一声苦笑,“以备咨询”,嘿嘿,果然是“以备咨询”啊,人家谢三郎就是要明确地告诉你,没事点头就行了,没问你,别说话,“备”着就行。

    早就听说过汜水谢三郎的厉害,以前没啥接触,还一直以为是传言夸大,或者他赶上了机会,结果今天这一连三问接下来,他算是明白了,人家谢三郎绝对不是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